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8 毫秒
5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 DPC 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荚后期施用 DPC 可显著增加荚果产量,表现为饱果率提高,果重增加。DPC 可提高花生籽仁中氨基酸含量,对蛋氨酸含景的提高效果尤为明显,提高31.3%~43.8%,同时对籽仁中粗蛋白、粗脂肪及糖分的含量电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2.
在低酚棉初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助壮素(DPC)控制生长势过旺,盛花结铃期喷施4种不同浓度赤霉素(GA3),研究DPC-GA3配合应用对低酚棉成铃、纤维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DPC-GA3配合应用可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棉株中、下部果枝结铃比例以及内围和外围果节结铃率,增加单株结铃数,对纤维品质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在生理效应上,DPC-GA3配合应用有助于增强低酚棉根系活力,提高功能叶的净光合强度,促进茎皮中贮存的可溶性糖外运和利用,增加结实器官中光合产物积累的比例,提高功能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使棉株健壮生长,从而有利于提高结铃率,改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53.
缩节胺(DPC)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陆地棉新陆早1号为材料,研究了缩节胺在宁夏灌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DPC在喷施后7 ̄30d内可提高棉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改善群体结构,提早开花结铃,增加早期铃数,提高霜前花率和皮棉产量。以蕾期、花期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4.
关中棉区抗虫棉化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DPC对抗虫棉新棉33B的化控效应结果表明,化控时间的前移及次数、用量的增加对抗虫棉植株的高度、果枝数、LAI和开花成铃等性状的抑制增强,尤其是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转化进程,并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初花期化控有较好的协调效应,但花铃期化控作用较小.蕾期不控,初花期轻控是抗虫棉生产较为可行的化控模式.化控对提高铃重有效,而单株成铃数减少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缩节胺对高品质棉成铃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试验设置高控、适控处理,以不控为对照,研究缩节胺对高品质棉成铃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控8月11日以后成铃率比适控和不控分别减少3.8和7.8个百分点,不控7月20日以前成铃率比高控和适控分别减少5.1和6.6个百分点。②适控全生育期平均铃重比高控和不控分别提高8.28%和8.06%,壳铃比高控分别比适控和不控提高6.67%和9.22%。③高控单铃种子数比适控和不控分别减少5.32粒和3.84粒,单铃不孕子数分别提高3.55粒和3.16粒。④高控、适控和不控衣分分别为37.20%、38.75%和40.25%。子指分别为13.34 g、12.48 g和11.49 g。⑤棉纤维长度、整齐度处理间影响较小,高控有降低棉纤维的比强度提高麦克隆值的趋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6.
棉花限水灌溉与氮肥化学控制的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简易坑测与大田试验相结合方法,采用三因素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限水灌溉与施N肥、化学控制进行组合研究,并建立了3项技术措施对皮棉产量效应模型。经模拟寻优,筛选出皮棉产量≥1875kg/hm2的优化组合方案,即灌水量678.8~821.4m3/hm2,施N肥285.9~363.4kg/hm2和喷施缩节胺45.8~51.3g/hm2。并根据不同处理生育动态优化模型,用筛选出的优化组合方案进行模拟,获得优化栽培棉花均衡生长发育的优化动态模型及相应定量化实施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7.
缩节安抑制棉花黄萎病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棉株感染黄萎病后伤流量降低,伤流中无机离子的运输量减少。伤流中P、Ca、Mg、B、Mn、Fe、Al、Ba、Cr、Cu、Mo、Ni的浓度降低,K、Na离子浓度上升。缩节安处理增加了感病棉株的伤流量和伤流中各无机离子的运输量;提高了P、Ca、Mg、B、Mn、Fe、Al、Ba、Cr、Cu、Mo、Ni的浓度,降低了K、Na、B的浓度。缩节安处理增强了棉株抵抗黄萎病菌侵染的能力,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缩节安系统化控区感病株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76.21%和52.87%,显著降低了棉株的感病株率。  相似文献   
58.
1986~1988年,选用陆地棉(Gossypium hisrsutum L.)农大7631、北农1号和中棉12号品种,在大田栽培和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 DPC(1.1-二甲基哌啶(钅翁)氯化物,编节安)调控条件下,分别于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 N 素追肥处理(每亩施纯氮6~7.5kg,其中2/3用作基肥,1/3用于追肥),进行了 DPC 系统化控与 N 素追肥时期相结合的复合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 DPC 调控下,前二期、特别是蕾期施氮肥,较盛花期施用有较强的提高根系活力的作用,表现为根系伤流量增加,伤流液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氨基酸和无机磷的总量提高,以及根系合成细胞分裂素能力增强。(2)DPC 调控早施氮肥可以协调棉株生育前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在棉株发育的中后期,可以改善棉铃的时空分布,并对棉铃和纤维细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3)三年试验选用三个品种,经历了不同气候条件,DPC 化控早施氮肥对产量均无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棉花主要生育期间降雨多日照少的年份,化控早施氮肥对产量的形成和增加霜前花比率更为有利。这表明在 DPC 调控下将传统的重施花铃肥的时间提早到盛蕾期或初花期施用是有益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棉花密植、化调、水肥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密植、化调、水肥等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协调棉株生育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5万株/hm~2,DPC 90g/hm~2,N、P_2O_5、K_2O 为225、180、135kg/hm~2,盛蕾期浇头水的处理,可以达到株高65~70cm、果枝数10个、果节数3个的株型,形成铃期不封垄、通风透光好的群体结构;叶片的同化能力和根系的活性均较强,在棉株群体、生态环境和棉株体内库源流之间形成了协调的关系。因此,群体的成铃强度达到了4.68万个/hm~2·日,皮棉产量达到了1875kg/hm~2,经济系数达到了0.4以上。  相似文献   
60.
DPC 处理增加了转 Bt 基因棉主要生育阶段根系伤流量和伤流中 CTKs(iP+iPA、Z+ZR、DHZ+DHZR),IAA 和 ABA 的运输量,调节了 GAs(GA3,GA4)的运输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