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Previously isolated bacterial strains for chlorpyrifos and fenamiphos degradation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ir potential as bioremedial agents in soils and water containing pesticide residues. Both, chlorpyrifos-degrading Enterobacter sp and fenamiphos-degrading consortium rapidly degraded pesticides when inoculated into natural and sterile water and soils. Degradation rate was slower in lower pH soils in comparison with natural and alkaline soils. Soil organic matter had no impact on pesticide degrading ability of isolates. Soil moisture <40% of maximum water-holding capacity slowed down degradation rate. The bacterial isolates were able to rapidly degrade fenamiphos and chlorpyrifos between 15 and 35 °C but their degradation ability was sharply reduced at 5 and 50 °C. Both groups of bacterial systems were also able to remove a range of pesticide degradation. An inoculum density of 104 cells g−1 of soil was required for initiating rapid growth and degradation. Ageing of pesticide in soils prior to inoculation produced contrasting results. Ageing of fenamiphos had no impact on subsequent degradation by the inoculated consortium. However, degradation of chlorpyrifos by Enterobacter sp after aging resulted in persistence of ∼10% of pesticide in soil matrix. Higher Koc value of chlorpyrifos may have resulted in a lack of bioavailability of a smaller percentage of chlorpyrifos to degrading bacteria. Overall, this paper confirms bioremedial potential of a fenamiphos degrading consortium and a chlorpyrifos degrading bacterium under different soil and water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12.
毒死蜱降解菌及其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武春媛  陈楠  李勤奋  黄星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989-1994
毒死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其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用微生物降解是消除其残留的有效方法.筛选高效毒死蜱降解菌、构建基因工程菌、提取降解酶,成为国际上解决毒死蜱残留问题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现已富集分离得到50余株毒死蜱高效降解菌及降解酶制剂配方.笔者重点阐述毒死蜱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及途径、毒死蜱降解菌...  相似文献   
113.
分析了实验室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40%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含量试验中各种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并加以评定。通过分析发现对于<2mL的移液管可不考虑温度影响,本文最终结果可在同样测试条件下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114.
雾滴直径与施药液量对毒死蜱在甘蓝叶片上沉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丽春红S为示踪剂研究毒死蜱药液在甘蓝叶片上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用直径(VMD)为157.3μm的雾滴喷雾较有利于药液在甘蓝叶片上沉积。在雾滴直径149.5μm与每667m~2施药液量12.8L条件下喷雾毒死蜱的沉积量最多,是雾滴直径233.7μm与施药液量46.3L条件下喷雾的1.36倍。每667m~2施药液量25.5L时,毒死蜱在甘蓝叶片上的沉积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5.
采用分层建模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毒死蜱含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测量标准不确定度结果的各个因素,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外标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计算被测量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286、0.239±0.014mg/Kg。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模拟加工对胡萝卜中毒死蜱残留的影响。[方法]选择胡萝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喷药、实验室内模拟加工和气相色谱检测的方法,研究水洗、漂烫、脱水烘干、盐渍和冷冻等加工处理对胡萝卜中毒死蜱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水洗前处理清洗步骤能有效去除胡萝卜毒死蜱的残留,其中先浸泡再流水冲洗的效果最好。盐渍处理对农药残留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盐渍处理1 d可降低毒死蜱残留,随着盐渍时间的延长,农药残留量显著升高。毒死蜱残留受烘干的影响较大,烘干处理能有效去除毒死蜱残留,而冷冻处理后因加工失水胡萝卜中毒死蜱的残留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和监管部门降低毒死蜱使用风险值,并保证出口胡萝卜制品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模拟自然环境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研究了土壤使用推荐剂量(5 mg·kg~(-1))及推荐剂量的2倍、3倍和4倍(10 mg·kg~(-1)、15 mg·kg~(-1)、20 mg·kg~(-1))毒死蜱对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以不施用毒死蜱的土壤为对照。结果表明,5 mg·kg~(-1)、10 mg·kg~(-1)、15 mg·kg~(-1)和20 mg·kg~(-1)毒死蜱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04 d、11.36 d、11.55 d和12.16 d,60 d时基本完全降解。毒死蜱处理60 d后,棉花生物量显著降低;毒死蜱浓度越高,棉花生物量越低。无毒死蜱条件下不同取样时间根际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毒死蜱处理组前30 d细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60 d时毒死蜱处理组细菌多样性恢复到正常水平。研究发现毒死蜱浓度越高对细菌多样性抑制作用越显著,恢复越缓慢。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第10 d、30 d和60 d毒死蜱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其中60 d时20 mg·kg~(-1)毒死蜱处理组差异最显著,即使土壤中毒死蜱完全降解,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仍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60 d时,被毒死蜱抑制的细菌有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 sp.)和Cellulophaga sp.等,被激活的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等。可见,毒死蜱的引入,重新构建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显著影响棉花生长,对棉花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冲击较大,应对其生态安全性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8.
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制定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毒死蜱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中半衰期为3.16 d,安全闻隔期为19 d,在不套袋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3.37 d,安全间隔期为18 d,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1/2<30 d).使用浓度为1∶1000水溶液在幼果期均匀喷施一次,28 d后,样品中检测出毒死蜱残留远低干国际上关于毒死蜱的农残限量(0.02 mg/kg).  相似文献   
119.
王龙根  成强  陈红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45-17546,17548
采用石油醚提取,以液液分配净化的方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应用带TSD检测器和CP—SIL19弹性石英毛细管的气相色谱仪对水样中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同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分别为:阿特拉津98.7%~100.5%,毒死蜱99.2%~102.4%,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方法检出限分别为:阿特拉津0.000.5mg/L,毒死蜱0.0002mg/L。说明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0.
乐斯本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红  程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95-9596
[目的]为大蒜根蛆无公害防治阈值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乐斯本(100、200、400、800 mg/kg)对其进行2次灌根处理,以虫蛀率为度量单位,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结果]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乐斯本对根蛆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400、800 mg/kg乐斯本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和90.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以乐斯本浓度400 mg/kg,用药2次为宜。为了减少根蛆为害,当虫蛀率达到11.89%时,即可用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使用乐斯本防治大蒜根蛆的最佳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