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8篇
  10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瓜黑斑病是春棚栽培黄瓜的重要病害,以采自田间分离保存的086菌株为供试菌源,利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观察2种方法对30份黄瓜材料进行黑斑病的抗性评价,苗期接种筛选出9份高度抗病材料、2份抗性材料、1份中抗材料,而其他均为感病和高度感病材料。其中抗性(含中抗)材料占40%、感病材料占60%,成株期田间调查结果与苗期接种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苗期接种结果准确,接种方法可靠。同时还说明我们现有的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对改良黑斑病抗性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枯草芽胞杆菌QM3是从青海牦牛粪中分离筛选的一株对番茄早疫病菌有显著抑菌效果的高效拮抗菌株,本文旨在进一步明确QM3对番茄早疫病的作用机制和在生物体内的防治效果。 [方法]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QM3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不同番茄品种的促生作用,并测定该菌株在番茄根际的定殖能力。[结果] 不同处理的QM3发酵液均对番茄早疫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p<0.05),最高可达52.94%,且与化学农药联合使用防效更好,最高可达71.80%;经QM3发酵液处理后,番茄植株叶片数、株高及根部发育等指标有增加;此外,灌根接种QM3菌株后,根际总芽胞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QM3菌株是一株有益的促生根际细菌(PGPR),具有应用于番茄早疫病生防的潜力。  相似文献   
63.
为揭示梨果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CaN基因的调控作用,采用RT-PCR技术克隆A.alternata CaN基因,利用在线工具对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在A.alternata侵染结构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并进一步以钙调磷酸酶专一性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处理研究其对A.alternata侵染结构分化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A.alternata克隆得到CNA和CNB基因,分别命名为AaCNA(GenBank NW_017306222)和AaCNB(GenBank NW_01730619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aCNA和AaCNB均无跨膜结构,且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上;AaCNA包括一个N端催化结构域、CNB结合结构域、钙调素CaM结合结构域和自抑制蛋白结构域,AaCNB具有4个EF-hand Ca2+结合位点。qRT-PCR分析表明,在疏水及果蜡诱导A.alternata侵染结构分化过程中AaCNA和AaCNB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且果蜡诱导作用更明显。药理学表明,环孢菌素A处理显著抑制疏水性和...  相似文献   
64.
摘要:在贡柑黑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Alternaria citri Ellis & Everhart)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1~30 ℃和18~30 ℃,适宜pH值分别为5~12和4~7。供试的6种碳源中,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较利于菌丝生长,蔗糖较利于孢子萌发;供试的6种氮源中,牛肉膏较利于菌丝生长,酵母膏较利于孢子萌发。光照条件对病原菌产孢影响不大,完全光照与光暗交替12 h较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1 ℃水浴10 min。  相似文献   
65.
正黑斑病是三七栽培生产中常见的一大病害,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病斑,常导致成株落叶、幼苗生长点及茎秆顶端腐烂枯死。其病原一般认为是链格孢属真菌人参链格Alternaria panax Whetzel~([1,2]),也有相关研究证明黑斑病病原为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3]),后定名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Keissl~([4])。本研究利用ITS序列和histone 3部分编码序列的PCR鉴定,结合形态学鉴定,分析三七主产区黑斑病菌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及几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差异,以期为三七黑斑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西沙群岛草海桐链格孢叶斑病发生普遍,前期笔者鉴定了该病的病原菌为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为进一步明确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长柄链格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定了苯醚甲环唑等13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该菌菌落最适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PDA),其次是马铃薯蔗糖固体培养基(PSA);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生长pH为5.0~7.0,最适pH为6.0;最佳碳源为蔗糖,而果糖不利于菌落生长;最佳氮源为甘氨酸,而尿素不利于菌落生长;光照时间对菌落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0.15 μg/mL,其次是氟硅唑乳油、己唑醇悬浮剂和戊菌唑乳油,其EC50值分别为0.37、0.44和0.51 μg/mL,嘧菌酯悬浮剂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值均大于3000 μg/mL。  相似文献   
67.
白菜黑斑病菌营养生长和毒素产生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7种天然汁液为营养探讨了白菜黑斑病菌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振荡和静止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量和AB-毒素产生的关系。试验结果发现,白菜黑斑病菌在光照和振荡培养下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生长量大;但AB-毒素的产生则需要黑暗和静止条件。可见,适合白菜黑斑病菌营养生长的条件却不利于AB-毒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68.
苹果梨果皮中抗菌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粗提和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再提,经常温真空浓缩的方法.可从未成熟苹果梨果皮中提出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经薄层层析(TLC)后,表面喷洒指示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alternata)孢子悬浮液的培养结果表明,展开剂以正已烷:乙酸乙酯:甲醇为60:40:15的比例时对抗菌物质分离效果最好,其抑菌带的比移植(Rf)为04~0.6。  相似文献   
69.
 乳茄(Solanum mammosum),又叫多头乳茄、五指茄、五代同堂、黄金果,为茄科茄属常绿小灌木。乳茄是一种珍贵的观果植物,原产美洲,近年引入我国广东、广西及云南种植,因其果色鲜艳,且观果期长,果形奇特,有“五子拜寿”和“五子登科”的寓意,在切花和盆栽花卉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0.
2011—2012年采用盆栽苗人工接种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贡柑产区近年为害严重的黑腐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citri)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其病原菌可以从没有伤口的叶面侵入,但更易从伤口入侵;贡柑和默科特桔最感病,其次是椪柑和南丰蜜桔,在有伤口和连续下雨的条件下马水桔、沙糖桔和温州蜜柑的嫩芽也偶被感染,橙类、柚类、柠檬和金柑抗病。在田间,贡柑、默科特桔最感病,其次是南丰蜜桔、椪柑,马水桔、沙糖桔、温州蜜柑未见发病。刚抽发的嫩梢和幼果易感病,组织越嫩越易感病,老叶、成熟果实感病少,幼树和刚结果树以及嫩梢多的树发病重。该病原菌孢子萌发需要高湿,下雨、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夏梢发病最重,其次是春梢和幼果,秋梢发病轻。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只要下雨和温度达到15~30℃,1~3天即可显症,病斑沿着叶脉快速扩展。发病快、扩展快是其难防治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