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9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06篇
林业   693篇
农学   736篇
基础科学   197篇
  229篇
综合类   4750篇
农作物   878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323篇
园艺   1202篇
植物保护   67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554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590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4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悦  陈洪存 《植物检疫》1997,11(1):38-40
1988年6月,首次在我国河北省唐海县爆发了水稻重要害虫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立即引起国务院、农业部、国家科委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稻水象甲研究课题组,对稻水象甲的检疫检验技术、发生规律、防治和处理方法开展了专题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对寄主植物及其产品的跟踪调查、室内饲养、成虫飞翔期交通工具携虫可能性等多方面的实验研究。本文分四部分重点论述稻水象甲的人为传播途径,为查明它的传播规律、行进方向和路线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悦  高宝柱 《植物检疫》1997,11(2):103-104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二)蔡悦1高宝柱2陈洪存2王新1宋福4刘寿山3(1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2河北省唐海县农林局3唐山市植保站4河北省植保总站)2稻水象甲成虫可以随稻草传播2.1田间调查开展本项调查的目的是弄清在水稻收获季节,稻田是否仍然有虫源存在?...  相似文献   
93.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悦  陈洪存 《植物检疫》1997,11(3):164-166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三)蔡悦1陈洪存2王新1宋福4刘寿山3高宝柱2(1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2河北省唐海县农林局3唐山市植保站4河北省植保站)3成虫可以随稻谷(种)及其加工下脚料传播3.1打谷场调查田间调查表明,在水稻收获季节,田间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成...  相似文献   
94.
试验结果表明:在17~31℃恒温范围内,稻茎毛眼水蝇的发育速率随温度上升呈逻辑斯蒂曲线趋势。幼虫、蛹存活率、成虫产卵量、种群增长指数随温度的上升呈抛物线趋势。卵孵化率在20~31℃范围内无显著差异,均在92%以上。在17℃和35℃时,孵化率下降至86.67%和76.36%。在35℃时,幼虫不能存活,成虫不产卵。  相似文献   
95.
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水象甲在浙江双季稻区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滞育越冬。春季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繁殖,形成1代致害种群;夏季1代成虫生殖滞育,绝大部分个体(95%以上)迁出早稻田行夏蛰并越冬;秋季2代成虫羽化后,大部分迁飞山上草地越冬。  相似文献   
96.
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大力士高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
银条茎尖培养快繁及离体根状茎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银条‘二细一粗’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蔗糖浓度、激素组合对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影响及温度、光照、蔗糖浓度等因素对根状茎离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茎尖培养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 + 蔗糖4 % + 6-BA 0.5 mg·L - 1 + NAA 0.1 mg·L - 1 , 成苗率可达74.0 %。茎尖增殖较适培养基为MS + 6-BA 3.0 mg·L - 1 + NAA 0.5 mg·L - 1 , 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产生5.6 个芽。根状茎诱导以MS + 蔗糖10 % + 6-BA 510 mg·L - 1+ CCC 500 mg·L - 1培养基, 20 ℃全黑暗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
剪叶对茭白肉质茎膨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1个单季茭和 1个双季茭茭白品种为试材 ,在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进行不同程度的剪叶处理 ,结果表明 :各处理在开始膨大后最初几天内干、鲜质量差异不明显 ;剪去叶片对肉质茎膨大影响不大 ,但切除叶鞘后 ,肉质茎膨大初期以后的干、鲜质量显著下降 ;整株剪叶比单茎剪叶处理对肉质茎膨大的影响大 ,剪去叶片与切除叶鞘、叶片表现相似。由此认为 ,茭白肉质茎膨大所需养分主要依靠短缩茎和叶鞘在肉质茎膨大前的积累 ,肉质茎膨大过程中植株茎蘖间存在养分交流 ,品种间在膨大速率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9.
检疫害虫稻水象甲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 Kuschel)是一种毁灭性的水稻害虫,也是一种重要的检疫害虫。近年来在很多省市发生为害,且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并呈扩大蔓延趋势。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稻水象甲大发生危害的情况及原因,深入分析了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当归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田间抽样的准确度,用7种聚集指标判断了当归茎线虫病的田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当归茎线虫病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其中奈曼分布(核心分布)的适合率为100%,嵌纹分布(负二项分布)的适合率为77.8%.理论抽样数量约820株.4种抽样方法差异均不显著,在保证抽样数量合理的情况下,4种方法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