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2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307篇
  104篇
综合类   441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1.
日前,由湖州丰源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和湖州市农机管理站共同研制的稻、麦、油、豆多功能全喂人联合收割机——4LZ-2.2D型(丰源-218D)多功能联合收割机获得成功。该收割机应用现有稻麦收获机械化技术,实现了油菜与大豆的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92.
稻麦适时割晒能间断及时拾禾,充分发挥收获机的效率,保证了农时提前;且米粒色泽好,品质提高;同时减轻了晒场压力,使作物提前上市销售。随着水稻面积在垦区不断扩大的同时,水稻割晒机许多优点逐渐被农户所接受。诸多农户新购254-354等系列水田农用车,逐步代替了以往的手扶等小型农用车。由黑龙江省二九0农场松北机械厂研制的“4SQ-2.8稻麦割晒机”,通过近两年的田间作业,较小型和大型割晒机有着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WCC6015R型稻麦捋穗割台及作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WCC6015R型捋穗割台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作业试验情况。该割台幅宽为4.6m,可与在走式联合收同配套进行稻麦捋穗作业,效率高,损失小。  相似文献   
94.
稻麦秸秆全量机械还田技术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 ,随着农耕制度的调整和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改变 ,使苏南稻麦两熟区的秸杆大量富积、废弃、焚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机械化收割 ,为秸杆还田提供了可能 ,秸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是目前乃至今后农业生产上的一条重要措施。为此 ,研究本地区秸秆直接还田的综合配套技术 ,为秸秆变废为宝 ,减少环境污杂 ,改善农业持续发展具重大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分别在张家港市农试站实验地和泗港镇善港村农场进行。试验田耕层基础土壤理化性状 (市农试站 ) :pH值7 4 ,有机质 8 4g/k…  相似文献   
95.
从品种选择、良种繁供和良种补贴等方面分析了徐州市稻麦产业种子保障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新品种开发利用步伐、加强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培育稻麦种子龙头企业、建立种子质量保障体系、开展种业服务创新和落实良种补贴政策等6项措施。  相似文献   
96.
长期水旱轮作条件下紫色土养分供应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通过10年稻—麦水旱轮作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生产力以及N、P、K自然供应能力和变化。结果表明,在水旱轮作下,紫色土对稻、麦产量的地力贡献率平均为58%和51%,肥料的增产贡献率可达42%~49%。紫色土N、P、K养分自然供给力在小麦上分别为60%、70%、91%,在水稻上分别为70%、90%、92%,小麦对肥料的依赖性高于水稻;N、P、K养分的自然供应量在小麦上分别为37.1、5.4、45.9kg.hm2,在水稻上分别为81.8、13.6、103.0kg.hm2。随着试验年份的延长,旱作季节紫色土N、P、K养分的供应能力逐年降低,水作季节N、P、K供应力则相对稳定,旱作对地力的消耗比水作大。环境输入的养分在维持水田稳定供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紫色土这种基础养分供给力可维持每年生产小麦1.4t.hm2、稻谷3.5t.hm2左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揭示菌渣还田提升耕地土壤质量的机理,以期为种植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a的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常规化肥(CF)、等氮量还田(T_1)、1.5倍氮量还田(T2)、2倍氮量还田(T3)和2.5倍氮量还田(T_4)5个处理;分别在水稻种植期和小麦种植期采集0—15cm,15—30cm,30—50cm土层土样,对土壤样品的全量养分进行测定。[结果](1)化肥施用或菌渣还田后,0—15cm土层养分含量显著高于15—50cm土层(p0.05);(2)不同处理下土壤养分的变化与常规施肥(CF)相比,在水稻季土壤中,T_4处理下的土壤含有较高的全氮和全钾养分含量水平,T2,T3和T4能有效提高全磷养分含量;在小麦季土壤中,T4能有效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全钾在不同菌渣处理条件下的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T_1、T_2、T_3和T_4处理下的土壤养分含量均大致呈现出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结论]高量菌渣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全氮、全钾、全磷养分含量,中量菌渣还田能有效提高全磷含量。  相似文献   
98.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农田氮素淋洗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排水采集器模拟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不同施肥水平下农田N素淋洗特点.结果表明,N的渗漏损失以硝态氮(NO-3-N)为主,并发生在麦季,铵态氮(NH+4-N)淋洗量则很少,NO-3-N的量占渗漏液总N量的43%~72%,浓度为20~110mg/kg;渗漏水中N的含量与土壤N的淋洗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麦季土壤中NO-3-N的总淋洗量为17.8~58.5kg/hm2,平均为39.2kg/hm2,净淋洗量为5.5~40.7kg/hm2,平均为21.4kg/hm2,占施肥量的3.7%~12.2%;与纯化肥处理比较,化肥+猪粪处理增加了农田N的淋失,化肥+秸秆处理减少了土壤中N的淋失.与麦田渗漏水相比较,稻田渗漏水除水稻生长早期的部分样品外,NO-3-N和NH+4-N含量均很低,分别在1mg/kg和0.5mg/kg以下.  相似文献   
99.
稻麦连作田杂草种群变化及防除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10多年来,江苏省稻麦连作田杂草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稻田稗草、牛毛草、扁秆蔗草、球花碱草、眼子菜等杂草发生量减少,而矮慈姑、鲤肠、水苋菜、丁香蓼、鸭舌草等发生及危害程度加重。部分田块萤蔺、千金子、野荸荠、双穗雀稗危害严重。麦田日本看麦娘、草、硬草、燕麦等发生面积迅速扩大。杂草种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及除草剂的连续单一使用,据此提出以合理使用除草剂为主体,结合农业耕作、栽培措施控  相似文献   
100.
武育粳3号是江苏省武进稻麦育种场与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通过中丹1号/79—51∥中丹1号/扬粳1号选育成的迟熟中梗品种。1992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