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5篇
  4篇
综合类   522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给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以当地主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植株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结合自然低温下田间冻害情况及产量表现等,对主栽品种的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返青期-12℃以下时品种的抗寒性急剧下降;播期间小麦植株的抗寒性表现为:晚播>适播>早播;电解质渗出率均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大;地域间抗寒性差异明显;不同区域育成品种抗寒性强弱表现为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筛选出一批抗寒高产品种,如‘良星66’、‘山农20’、‘济麦22’、‘烟农19’等,可作为安徽淮北地区早播条件下种植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92.
淮北地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淮北地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范围、产地条件、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精细整地、科学播种、查苗补种、中耕划锄、肥水管理、预防倒伏与冻害、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小麦—玉米—冬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麦—玉米—冬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并从品种选择、田间配置、适期播种育苗、肥料运筹、冬瓜整枝、病虫害防治、适时早收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采取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为了鉴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12个小麦新品系在淮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加快小麦育种进程,于2015—2016年在安徽淮北生态区域进行了12个小麦新品系的适应性及抗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个小麦新品种中,有6个品种(品系)比当地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参试品系产量变幅在7453.5~9046.5kg/hm2,平均产量为8308.5kg/hm2;西农120、西农511表现出抗病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5.
品种更新缓慢、施肥不足、重茬面积大和病虫害发生频繁是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6月中下旬的降水量,花荚期的雨日、鼓粒期的日照时数和9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是导致大豆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因此,实现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必须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科学运筹肥料,适期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合理灌排。  相似文献   
96.
安徽淮北地区大豆长期低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势平坦,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一麦一豆的种植习惯,夏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大豆面积的90%左右,是安徽大豆的主要产区.但是,大豆长期单产较低,且徘徊不前.20世纪50年代全省大豆平均产量44kg/67m2,其中面积较大的涡阳县年均产量17.1kg/667m2,水灾严重的1954年只有14kg,667m2.21世纪初,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大豆单产仍上升缓慢.2000-2003年全省大豆平均产量达94kg/667m2,有少数县平均产量上升到119.8kg/667m2,但仍然处于低产水平.  相似文献   
97.
加快石质山造林绿化步伐 切实提高营造林科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安徽林业》2009,(6):18-19
经过多年的造林绿化,我省大部分荒山、荒坡、荒沟、滩涂地等易于造林的地块已基本实现绿化,而剩下的均是山高、坡陡、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等条件较差的高山、远山、石质山.由于在这些地方造林绿化劳动强度大、水源难以解决、造林成本高,长期以来这些山地成为人工造林绿化的"禁区".据初步统计,我省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的部分县(市、区)现有石质山场300余万亩,如能把这些石质山地绿化起来,将能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各级政府财力、社会个人收入已有一定提高和积累,全社会对造林绿化的共识业已形成,在石质山上植树造林的条件已趋成熟,淮北市和萧县、南谯等地已积累了不少开展石质山造林的经验.特别是淮北市不等不靠、自我加压,从2002年开始进行石质山开发,目前相山绿化已进入第八期工程,全市共完成石质山造林绿化8.5万亩.淮北市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8.
淮北地区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淮北地区水稻直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该地区水稻直播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淮北地区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为了求证樟树在淮北地区种植的可行性,进行了全方位考察。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只要具备良好的生长环境,及时完备的养护管理措施,在淮北地区种植樟树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淮北地区葡萄斑衣蜡蝉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年的大田普查,结合定点系统监测和室内饲养,初步查明了淮北地区葡萄斑衣蜡蝉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该虫在淮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葡萄支架水泥柱上或寄主的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后陆续孵化为若虫,若虫出现的高峰期为6月上旬,虫量为18.5头/10株;成虫的高峰期为7月下旬,虫量为15.25头/10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