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3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15篇
  4篇
综合类   522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农家致富》手机报设畜禽养殖、规模种植、园艺栽培、综合信息4个版。每周一、三、五上午8点,准时送上天下农事。天气变化及时传递——全省大部好天气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区天气基本转好,都是干冷的大晴天,今晨最低温度:淮北地区2~3℃,苏南地区7℃左右,其他地区5~6℃。提醒广大农户紧抓有利天气抢种抢管,做好冬前施肥工作,为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2.
江苏淮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麦生长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在特定地区侧重的方面也不尽相同。该文针对淮北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对淮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从播种的季节安排、品种的选择、以及在稻麦生长期间的防治病虫害、高效施肥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3.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晚收等方面总结了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实现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介绍了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从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调整农业节水发展模式、推广普及节水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淮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的节水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介绍了淮北地区机插粳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育苗、适时栽插、合理施肥、水浆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7.
淮北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苗木选择、立地条件、整地挖穴、造林密度、苗木保湿、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以期变粗放式生产为集约经营方式,把杨树发展的重点从扩大面积转到提高单产和质量上来,进一步提高杨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8.
李庆文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71-72,117
分析了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再高产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施肥料以培肥地力、合理运筹肥水、选用优良品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人工去雄、玉米迟收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9.
浅析设施蔬菜棕榈蓟马难防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淮北地区设施蔬菜棕榈蓟马发生严重,来势猛,发展快,经常成千上万地活动于蔬菜幼嫩的枝梢、花、果及叶背,难防难杀,多数农药对其防效不理想,甚至防治不当,就会造成减产、绝收,给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0.
淮北地区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鲜食糯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分期播种、合理密植、隔离种植、科学施肥、及时灌排、病虫草害防治、人工去雄、辅助授粉、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为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