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97篇
  免费   1226篇
  国内免费   3847篇
林业   93篇
农学   9113篇
基础科学   6387篇
  4304篇
综合类   51002篇
农作物   13992篇
水产渔业   217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333篇
植物保护   3007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396篇
  2022年   1395篇
  2021年   1634篇
  2020年   1624篇
  2019年   1938篇
  2018年   972篇
  2017年   1942篇
  2016年   2387篇
  2015年   2197篇
  2014年   3925篇
  2013年   4083篇
  2012年   4997篇
  2011年   5017篇
  2010年   4553篇
  2009年   4838篇
  2008年   4488篇
  2007年   4131篇
  2006年   3834篇
  2005年   3444篇
  2004年   3062篇
  2003年   2427篇
  2002年   2257篇
  2001年   2284篇
  2000年   2206篇
  1999年   1967篇
  1998年   1913篇
  1997年   1925篇
  1996年   1835篇
  1995年   1687篇
  1994年   1538篇
  1993年   1342篇
  1992年   1331篇
  1991年   1265篇
  1990年   1042篇
  1989年   1041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9篇
  1965年   54篇
  1963年   6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87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广州、深圳常年市场上的西瓜主要来自海南、广东、广西、江西及湖南等5省(区)。由于海南的气候特殊以及广东种植面积较小的原因,使得广西、江西、湖南销往广州、深圳的西瓜对其市场的价格影响最大。据市场调查,这三省西瓜上市的时间分别为:广西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江西在7月初至7月中下旬,湖南要比江西的推迟一个星期上市。  相似文献   
132.
吕志鹏 《北方水稻》2004,(Z1):91-92
为全面实施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提出的水稻“632”工程,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叶龄诊断技术、菌肥应用技术等六项可行的推广技术,围绕推广技术开展统一供种、技术培训、发展水稻协会等八项保证措施,为巩固东北地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3.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山区杂交中稻、一季晚稻上危害逐年加重.由于该病症状与种性不纯的植株相似,给杂交稻生产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一般发病田块损失10%~30%,严重田块损失达50%~80%,有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34.
水稻亩增百斤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水稻高产,进行了亩增百斤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根据水稻的生长特性,用降低播种量提高秧苗质量的方法.通过协调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达到了亩增百斤,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地.  相似文献   
135.
罗汉全 《新农业》2009,(10):32-35
1.富禾77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以丰优518为母本、铁9467为父本人工杂交系选而成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6.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畦式好气栽培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式好气栽培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的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幅达5.46%-11.18%;显著增加了抽穗后10cm以下土层的根系比例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根冠比,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每公顷可比传统栽培增产稻谷637.5kg,增产9.48%。  相似文献   
137.
水稻稻瘟病     
一、病害识别及发生特点 1、苗瘟:在秧苗三叶期以前,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水枝状)斑点,病苗灰黑色,卷缩枯死。  相似文献   
138.
《农民致富之友》2009,(8):F0004-F0004
4LZ-1.0型自走式-稻麦联合收割机(橡胶履带式)、适用于中型田块,及大型机器无法收割的中小地块(包括烂泥田),无需割马道,直接收割,不扔边角,效率高。自2007年进入北方市场以来,以其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故障率低、适应性强、当年即可收回成本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青睐。  相似文献   
139.
甘薯的环境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温度甘薯对温度要求比水稻、玉米等种子作物要高5~10摄氏度。气温达到15摄氏度以上时才能开始生长,18摄氏度以后可以正常生长,在18—32摄氏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根生长的速度也越快,赶过35摄氏度的高温对生长不利。块根形成与肥大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是20~30摄氏度,其中以22—24摄氏度最适宜。低温对甘薯生长极有害,较长时期在10摄氏度以下时,茎叶会自然枯死。  相似文献   
140.
一、步行式插秧机。 步行式插秧机是一种适合我目目前农村自然及经济条件,价格较为低廉的插秧机。所谓步行式就是手握机器手柄,步行前进操纵机器。这种机器结构简单、轻巧、操作灵便,使用安全可靠,容易控制机插质量。步行式插秧机按行数分有2、4、6行等品种,一般都选用4行机,6行机效率较高些,但操纵难度大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