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363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3篇
  42篇
综合类   1286篇
农作物   16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59篇
园艺   486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采用电导法对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电解质的外渗率及其临界致死低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17个油菜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沣油792沪油21中农油2008德油8号沣油730沣油682中双11号中双4号华油杂9号浙双3号沣油958华湘油12号秦优9号沣油520沣油5103沣油737华航901;上述前9个品种在湖南可自然越冬,后3个品种在湖南推广宜避开湘北地区,中等耐低温的其余5个品种在湖南湘北地区推广时宜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来控制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152.
采用电解质渗透法,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杂交所获得的30个远缘杂交后代的抗寒性进行鉴定,以选育出优质抗寒且四季常绿的草坪草新品系。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抗寒性半致死温度(LT_(50))的变异范围为—10.393~—16.547℃,所有杂交后代的LT_(50)均低于狗牙根亲本,除FG-29,F3-1,FC-13和FC-20这4个后代外,其余杂交后代的LT_(50)均低于高羊茅亲本,尤以FC-22的抗寒性最强,LT_(50)较高羊茅亲本低4.863℃,表现出明显的超亲遗传特征和母性遗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3.
针对抗寒性、花期和观赏特性等几个农艺性状,对引进的67个鹤蕉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大田圃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合在海南不同区域栽培的8个有应用价值的品种。旨在为鹤蕉的品种改良、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4.
低温放热法研究8 个葡萄砧木和6 个栽培品种芽的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差热分析系统(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对不同葡萄砧木和栽培品种进行低 温放热分析(Low temperature exotherms analysis,LTE),建立各品种芽的温度-伤害度LT–I(Lethal Temperature–Injury)回归直线。回归方程斜率(lethal temperature coefficient,Qlt)代表温度每降低1 ℃ 芽增加的伤害程度,反应不同品种对降温的敏感性。利用隶属函数度法对LT20 ~ LT80 进行排序,发现赤 霞珠芽抗寒性最差,摩尔多瓦次之,威代尔、香赛罗、110R、3309C、140Ru、北醇、1103P 和101-14 Mgt 抗寒性强,Frontenac、贝达、5BB 和SO4 抗寒性最强;深休眠后的葡萄芽抗寒性增强,1 月中旬芽的抗 寒性明显强于11 月末的芽。  相似文献   
155.
为了探究转Bt基因水稻对东亚飞蝗抗寒性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以转Bt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分别喂养东亚飞蝗3代,用过冷却点仪测定东亚飞蝗的过冷却点和冰点。结果表明,转Bt基因水稻饲养的东亚飞蝗的4龄、5龄幼虫、成虫(雌和雄)的过冷却点分别为-5.89、-7.59、-6.64和-6.79,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6.
以玉米杂交种创奇518新种子为材料,以不同浓度配比的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和水杨酸组合作为引发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低温种植处理,研究提高玉米种子抗寒性的3种引发剂的最佳浓度配比。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引发处理的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鲜重、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以浓度为20%的PEG、浓度为0.5%的二甲基亚砜和浓度为0.007%的水杨酸组合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最高,幼苗长势整齐一致,POD和CAT较对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7.
为了确定抗寒酿酒葡萄品种在石河子地区引种的适应性,从而为新疆产区筛选冬季免埋土酿酒葡萄品种,以北玫和北红两个抗寒酿酒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在冬季不埋土越冬后的萌芽率、果枝率、果实生长状况以及一年生休眠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和伤害率。结果表明:北玫和北红在石河子地区依靠降雪覆盖可实现不埋土越冬,北红抗寒性优于北玫。  相似文献   
158.
电导法对32个辣椒品种组合抗寒性的测定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辣椒品种的抗寒性,以32个线椒杂交组合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下进行低温处理,应用电导法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REC)。通过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求出拐点温度(即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各试材抗寒性评价的参考指标,并将32个线椒组合的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相对电导率不断升高,变化过程呈"S"型曲线。32个线椒组合抗寒性顺序依次为:H2H13≈H28H31≈H1≈H23H24H26H30H8H27≈H19H5≈H12H21H3H18H15≈H14H22H17H7≈H29H4H11H10≈H16H20H6H9H25H32。配合力分析表明,相对电导率的GCA效应值以亲本P1和P2最低,SCA效应值以P1×P2最低。  相似文献   
159.
以越南河内(Hanoi)、江西吉水(Jishui)、湖南资兴(Zixing)3个产地1年生越南安息香幼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技术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电解质外渗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对不同产地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了拟合;测定低温处理下各产地越南安息香的MDA含量、根系活力,并观察不同产地越南安息香1年生幼苗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3个产地越南安息香耐低温能力差异显著,半致死温度值LT50在-14.93~-9.48℃之间,抗寒性强弱排序依次为:Zixing> Jishui> Hanoi;幼苗叶片MDA含量、根系活力及抽条指数均反映出产地抗寒性强弱与半致死温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0.
CBF转录因子是一类受低温诱导的反式作用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它可以与启动子中CRT/DRE顺式作用元件特异结合,激活其下游冷应答基因COR的表达,从而提高植物的抗寒性。自CBF1基因被发现以来,关于CBF基因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为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和培育抗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介绍了CBF基因家族的结构特点、表达调控及抗寒作用机制,并展望了其在林木抗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