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篇
  88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为了拓展气象服务领域,解决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生产中有关农业气象方面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和资料分析,利用河套灌区18年向日葵观测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计算了向日葵各发育期气温、日照等要素,分析了各发育期适宜农业气象条件,并利用气候资料与气象产量建立了回归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进行了适宜分区,将河套灌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基本适宜等4个向日葵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342.
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部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业气候的基本特点有(1)水热资源总量丰富,光资源总量偏低;(2)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春季和初夏雨涝,伏秋干旱,水热同季不同步,光温降水不协调;(3)光温降水的年际变率大,气候灾害多,农业生产波动性大春季。春季和初夏持续过量的阴雨洪涝对春播作物的立苗和生长不利,亦是导致该区冬季农业薄弱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43.
根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对富平县的农业气候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富平县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光热水资源基本同季,光热资源能满足作物一年两熟需要,但降水量不足且年际间变率大,有效降水日数少,限制了光热潜力的发挥.干旱、连阴雨、干热风、冰雹是富平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气候,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44.
气候变暖对绍兴市农业气候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绍兴市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45.
南京农业气候特点与蔬菜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农业气候的特点是光能丰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年有灾。发展蔬菜生产,必须充分利用上述特点,进行复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设施栽培等高效栽培方式;加强农业气候灾害的防御,从而提高蔬菜产量,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346.
根据毛豆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龙海市气候资料,分析了龙海市双季毛豆生产的气候条件,各生育期遇到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根据双季毛豆栽培所需的热量条件,对双季毛豆栽培区做出农业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347.
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农业气候资源往往会对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选定高淳区1990-2019年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与月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资料,着重针对该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9年高淳区年平均气温以0.377℃/a的速率呈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春季气温变化趋势最为显著,其次为秋季,而冬季最为缓慢。年降水量以-142.19mm/10a的变化速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最为明显,而春季最为缓慢;年日照时数累积距平变化曲线以-366.52h/10a的速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以秋季日照时数的降幅最大,夏季次之,而春季日照时数的升幅最为缓慢。  相似文献   
348.
根据黑龙江省北安国家基本气象站、农场气象站、区域气象站1959—2019年各项气象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法进行周期分析,采用一元线性拟合和二次多项式拟合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对北安市近61年影响作物生长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1年北安市作物生长季气温波动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北安市积温呈显著上升趋势,以每10年70(℃·d)的幅度缓慢上升,2000年以来处于较高水平,积温上升使热量资源表现出总体增加趋势。降水量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小波分析生长季各月及季总降水量表现出周期变化。日照时数呈现周期变化的特点,线性趋势略呈减少。初霜日变化趋势是逐年延后,终霜日变化趋势是逐年提前,无霜期天数呈现周期变化,总体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49.
采用1975-2014年郸城县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郸城县近40年日照时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院1975-2014年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最低年平均气温13.8益,出现在1984年,最高年平均气温15.7益,分别出现在1978年、2013年、2014年,20世纪80要90年代平均气温有明显变化。气温年较差有变化,但呈平稳趋势,最大相差1.9益。春季、秋季平均温度差别不大,而夏季、冬季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冬季平均气温,最低冬季平均气温出现在1984年,为0.8益,最高出现在1998年,为4.5益,相差3.7益。土壤深度温度变化均不大,2003年各土壤深度温度最低。日照时数整体呈平滑的曲线,1979年最高,为2 293.3 h,2009年最低,为1 620.3 h。1985要1992年日照时数持续增加,这对农作物生长起有利的作用。各年降水量变化幅度比较大,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84年,为1 442.9 mm,2003年为1 453.8 mm。研究结果为郸城县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0.
利用万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1978—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M-K检验法、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万山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光、热、水指标的气候资源特征值.结果表明,近42年万山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25℃/10 a,2002年为突变时间点,其中春季升温明显;降水量平均增长率为27.5 mm/10 a,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为54.0 h/10 a,2010年为突变时间点,其中秋季下降趋势显著;稳定通过5℃初日每10年推后1 d,稳定通过10℃初日每10年提前4 d,稳定通过15℃初日每10年提前4 d、终日每10年推后3 d.稳定通过5、10、15℃的初日至终日持续天数增长率分别为5、6、6 d/10 a.稳定通过0、5、10、15℃的活动积温变化显著,倾向率分别为110.6、99.8、117.2、131.9(℃·d)/10 a,稳定通过20℃活动积温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