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18篇
  39篇
综合类   595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19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41.
作者研究了高海拔气候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对笼养蛋鸡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对两个不同海拔高度鸡心肌组织形态电镜观察表明,两者在超微结构上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2.
陈美珍  赖诗坛 《食用菌》2005,27(3):31-32
近年来,我县利用高海拔秋季凉爽的大自然气候条件,在夏秋建立高山反季节栽培蘑菇基地。蘑菇的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非常敏感,较高的温度对蘑菇生长发育不利,影响产量、质量。为此,笔者进行实地栽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总结经验,现提出几个应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3.
白灵菇原产北方,属中低温菌类。南方冬季气温较高,相对低温时段较短。但南方山区海拔高度差异很大,气温相差悬殊。因此南方引进白灵菇可以选择高海拔地区栽培。现将本县近几年引进栽培白灵菇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南方栽培白灵菇的适宜区域(以海拔高低为标准划分适宜区域)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苦荞属蓼科,是粮药兼用的珍贵资源,仅在我国中西部高海拔冷寒地区有规模化栽培和利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科学家深入研究,对苦荞的营养保健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苦荞深加工技术开发积淀了坚实的基础,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下面对近年推出的苦荞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45.
146.
福建省惠安县紫山镇向阳林果综合场土地总面积178公顷,其中旱耕地65公顷,丘陵山地龙眼、枇杷果园26公顷。海拔550~750米,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活动积温7100℃,年日照2300小时,年降雨量980毫米,森林覆盖率为23%,主要土壤类型为赤红壤。我们于2006年4月下旬在该林果场高海拔区安排了高山区闽甜107示范种植,对该品种高海拔区的栽培技术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47.
Lincoln(林肯):由美国育种工作者培育,属南方型品种。它的苗期长势较好,建植较容易,植株高大,再生性好,有较强的抗旱性,用于放牧和刈削均可。在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中高海拔地区值得试种。  相似文献   
148.
高海拔地区藏羊秋季放牧育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果洛州大武附近,海拔高度3760m左右,草场主要以高寒草甸草场为主,平均产可食牧草3045kg/hm2。平均气温-0.6℃,9~10月份平均气温约在5.8~0.4℃之间。该地区畜种及数量以羊-牛-马为序。平均出栏率约在18%,商品率约在12%左右。与全省相比分别低5.2、6.1个百分点。提高牲畜出栏率是该地区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如何加快牲畜出栏是亟待解决的课题。2  材料与方法2.1  供试藏羊的选择与分组  试验藏羊分别来自果洛州乳品厂,草籽场,牧科所和玛沁县大武乡石…  相似文献   
149.
盐源县高海拔地区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盐源县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为选择适合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的玉米杂交种,对7个外引玉米杂交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新引进的7个品种中,XC2、XC4和XC5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0.
采用不同水稻品种不同密度二个因子组合,田间按随机区组排列[1],探索高海拔地区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密度是次要因素,二者的有机协调是获取水稻产量的关键[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