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1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406篇
林业   964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177篇
  1808篇
综合类   1046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425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42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随着气候的演变,植被培育面临严峻的干旱缺水形势。为进一步增强抗旱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主要以作物栽培为背景,重点论述了有关抗旱的基础问题。通过分析干旱的特点、表现形式、区域差异、相对性、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状况、应对干旱的策略等,以明晰抗旱的依据。认为土壤水分亏缺是干旱的主要表征;土壤干旱的滞后性,也即和大气干旱的非同步性,是抗旱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对抗旱途径的讨论,细分出避旱、御旱二个方面,并且认为御旱应当是正常的生产方式。抗旱具有高效、节约用水的特征,直接抗旱和间接抗旱都是必要的。最后,还补充阐述了水文干旱、降水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Ridolfia segetum is a frequent umbelliferous weed in sunflower crops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Field and remote sensing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2003 and 2004 over two naturally infested fields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 multispectral imagery for discrimination and mapping of R. segetum patches in sunflower crops. The efficiency of the four wavebands blue (B), green (G), red (R) and near‐infrared (NIR), selected vegetation indices and the spectral angle mapper (SAM) classification method were studied using aerial photographs taken in the late vegetative (mid‐May), flowering (mid‐June) and senescence (mid‐July) crop growth stages. Discrimination efficiency of R. segetum patches in sunflower crops is consistently affected by their phenological stages, in this order: flowering > senescence > vegetative. In both fields, R. segetum patches were efficiently discriminated in mid‐June, corresponding to the flowering phase, by using the waveband G, the ratio R/B or SAM with overall accuracies ranging from 85% to 98%.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an‐filtering algorithm to any of the classified images improved the accurac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apping R. segetum weed patches in sunflower to implement site‐specific weed management techniques is feasible with aerial photography when images are taken from 8 to 10 weeks before harvesting.  相似文献   
63.
广东康禾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中大 《广西林业科学》2007,36(2):75-77,81
根据对保护区的植被调查,分析了该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生活型谱和植被类型,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最为丰富,各占30.5%和13.8%;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但比例略低于近纬度带的阴那山等地区;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因人为破坏较严重,现有植被主要为次生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64.
荒漠化监测中县级植被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荒漠化监测是中国荒漠化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变化监测是荒漠化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以县为单元,研究建立荒漠化植被监测的框架和信息处理和评价方法很有必要。文章给出了多时相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的县级植被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Veget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VMEIS)的结构框架、功能模块组成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要求。以期为今后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及现状分析,得出该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森林和草原生态破坏、水资源和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方面。同时,依据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特性及植被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恢复机理,提出较为具体的植被恢复措施,试图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Forest vegetation of Xishuangbanna, south China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Introduction The tropical area of southern China is climatically and biogeographically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ropical Asia, including southeastern Xizang (Tibet, lower valleys of the southern Himalayas), southern Yunnan, southwestern Guangxi, southern Taiwan and Hainan Island. The largest tropical area still covered by forests is in southern Yunnan. Tropical forests of southern Yunnan were little known until the late 1950s because of poor access except for some brief descrip-…  相似文献   
67.
毛乌素沙地南缘植被类型及其演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植被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支柱,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极其重要的防风固沙功能。为了搞好毛乌素沙地南缘盐池中部沙地的生态建设,加快该区植被重建与恢复的速度,引进更适合当地植被重建的树种,营造合理的林分结构,对该地区的植被型与组成以及演替规律的探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毛乌素沙地南缘盐池中部沙地的植被类型及植被演替特征做了较详细的论述。1 研究区自然概况试验研究区赵家塘位于宁夏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位于37°05′~38°10′N,106°30′~107°39′E,属典型大陆性气候,风大沙多,气候干旱。年…  相似文献   
68.
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结构优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太行山石质砂岩区山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植被类型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山地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10项指标,并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效能指标测定和径流小区泥沙对比分析,认为人工-天然复合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乔木林最适郁闭度为0.6~0.7。阐述了突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的植被优化结构建设是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的根本途径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9.
华北平原属干旱与半干旱缺水地区,城市植被建设在定位、水资源分配、循环与再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人工植被多为“耗水型绿色拼盘”、植源性污染日趋加重、城市枯枝落叶层的清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建设的忽略、大量硬化地面导致大气降水利用率低等。建议:城市植被建设应重视城市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结合城市环境工程建设,提高大气降水利用率和节水治污等措施,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0.
以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小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小流域年际降雨量差异较大;小流域降雨年内时间分布极为不均,集中性很大,主要集中在汛期(4-8月),但年内降雨量的月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②小流域迳流年际变化很大,迳流年内分配不均。迳流集中是该小流域迳流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小流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洪峰的出现和洪峰流量具有明显的延缓和削减作用。③径流(Qi)主要来源于降水(Pi),二者呈明显的一元线型关系:Pi=115.7678+2.7386Qi。④小流域的年输沙模数与年迳流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小流域年内产沙也高度集中,且与降水、迳流关系密切,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主要由汛期的强降水引起。⑤随着小流域大面积、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1990年至2004年间小流域的输沙模数呈锐减之势,植被恢复与重建起到了显著的减沙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