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但由于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挤占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形成水资源分散、高耗、低效利用的格局,导致资源型缺水和结构性缺水的双重矛盾。在工业化的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本文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在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农村劳动力多层次转移的"产业移人"模式实现其"水资源利用—劳动力占用—产业效益"的良性循环,得出农村劳动力只有在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移的情况下,才能够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陈钰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483-487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从保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入手,充分发挥湿地综合功能,探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以促进湿地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生态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与整合的背景,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旅游产业环境,提高湿地空间景观质量,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将促进湿地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使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协调发展,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地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利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实现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3.
黑河中游地区区域蒸散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是应用卫星对地观测的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资料,结合实测气象数据或大气模式输出数据,根据表面能量平衡原理估算不同尺度的地表大气湍流通量,从而估算地表相对蒸散的一种方法。本文将水文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对张掖盆地1990-2004年间的区域蒸散量进行了估算,评价了区域蒸散的年际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盆地的区域蒸散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种增长趋势与黑河中游莺落峡、正义峡间的耗水量增加,张掖地区人口、GDP的增长及农田用地的增加有着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干旱区绿洲城市扩展及驱动机制——以张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掖市为例,基于多时相Landsat MSS/TM/ETM数据和GIS技术,采用人工目视解译和空间叠加方法,提取1977年、1987年、2000年和2010年张掖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数据信息,分时段重点分析33 a间城市扩展强度、城市重心转移、城市形态、扩展方位及其侵占其他用地情况,并揭示了张掖市扩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改革开放以来,张掖市建设用地扩展了3倍,尤其是2000年以后,城市用地扩展趋势最为明显,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和居民点、工矿用地.②目前,城市扩展主要表现为外向扩展和内部填充为主,城市形态趋于紧凑,城市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东北部、西部和南部是城市扩展的主要方位.③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扩展起约束和导向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其有促进作用;政府的决策和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扩展的规模和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5.
为了计算张掖市水资源价格,对张掖市水资源数量、水价制度及经济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建立张掖市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模型,采用升(降)半梯形函数确定了模糊评价的一元线性隶属关系,选取了水质、人均水资源量、人口密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了张掖市的水资源价值。结果表明:张掖市的资源水价为1.97元/m~3,相应的居民自来水价应为2.347元/m~3,是现行居民用水价(0.85元/m~3)的2.76倍。且根据现行水价,每人每年需支出水费126.74元,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14395元)的0.88%,远低于模型中的控制指数0.015。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水价制度改革,重新制定水费收取标准,从而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6.
确保张掖肉牛规模养殖场肉牛生产安全,本文根据肉牛传染病流行特点、传播方式、感染途径,并结合养殖场规划设计、设施设备的科学配置等,提出防疫制度制定办法,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张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成效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张掖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的发展建议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应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控制农产品污染;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推进市场准入制度;加快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进程,培育农产品品牌;强化服务功能,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销售龙头企业,创建市场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98.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将外在的、非市场环境价值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财政激励机制引起了世界关注。本文以黑河中游张掖市为研究区,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农户感知到的生态补偿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农户对生态补偿效应感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感知到的生态补偿效应指数达3.02。其中农户感知到生态补偿的生态效应最高,效应指数为3.11,生态补偿的社会效应次之,效应指数为3.06,经济效应最低,效应指数仅为2.55。这充分说明,生态补偿的实施实现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目标,然后是缓解贫困、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等副目标。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生计方式、年收入均与其感知到的生态补偿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呈正相关,而户主年龄与其感知到的生态补偿效应均呈负相关。此外,农户的社会地位对其感知到的生态效应有显著影响。感知社会效应的因素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对社会效应感知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关系数达1.067,其次是农户生计方式,户主年龄对社会效应感知的影响相对较小;感知生态补偿经济效应的因素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对经济效应感知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关系数达1.073,其次是农户年收入和农户生计方式,户主年龄对经济效应感知的影响相对较小;感知生态补偿生态效应的因素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对生态效应感知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达2.612,其次是农户生计方式,农户社会地位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9.
我市牛改工作经过20多年的历程,由二元级进杂交改良发展到三元肉牛杂交生产,黄牛冻配点219个,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服务推广网络和较为完善的牛改繁育体系。目前,年黄牛冻配改良达到5万头,牛的良种率达到90%以上,黄牛改良工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张掖肉牛分布在河西荒漠区,主产于河西走廊一带,是当地重要的经济畜种,也是典型的高原模式畜种,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本文对高海拔高寒地区放牧的张掖肉牛与平原区放牧的张掖肉牛进行了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的研究,并观测其环境适应性及抗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