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7篇
  免费   952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林业   2757篇
农学   887篇
基础科学   963篇
  3572篇
综合类   7281篇
农作物   676篇
水产渔业   579篇
畜牧兽医   1090篇
园艺   485篇
植物保护   953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687篇
  2016年   819篇
  2015年   677篇
  2014年   904篇
  2013年   1047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419篇
  2010年   1191篇
  2009年   1190篇
  2008年   1036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918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山西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十八年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西农业大学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课题组创建于1986年。18年来,课题组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课题研究与矿区生产紧密结合的方式,先后跨院、跨校、跨省、跨国,同国内外15家科研院所、100多名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7项,并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应用于25项有关工矿企业土地复垦标准的制定和科技开发中。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鉴定成果4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50余篇,编制规划设计报告书25部,积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图片3580余张、图书800余册。培养研究生30名。相关研究内容也新增到4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全国"十五"规划教材中。研制的采矿废弃地未来空间生态景观安全格局的规划设计、地形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环境灾害控制、生产力快速提高等综合集成技术体系,为整体推进山西省及黄土高原采矿废弃地的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和可持续利用作了较充足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62.
三峡库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汝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28-11429
介绍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状况,从三峡库区腹心万州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性、产地环境分析出发,指出了万州区无公害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63.
采用地膜创新产品——渗水地膜,以普通地膜及露地为对照,对渗水地膜覆盖棉田后土壤水分、温度、通透性等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其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渗水地膜覆盖除具有普通地膜的增温、保水、提墒以及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作用外,更具有普通地膜所不具有的从膜面垂直入渗降水的作用,使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具较高水平,水分供应充足,同时,由于渗水地膜的微通气作用,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提高,气相比例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温度较为稳定。(2)渗水地膜覆盖进一步改善了棉田土壤水分、温度及通透性等生态环境,为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从多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看出,棉花植株抗逆性增强。渗水地膜进一步提高了棉花覆盖栽培的增产潜力。(3)在北部特早熟棉区降水较多的年景下,渗水地膜覆盖棉花产量比露地增产22.3%,比普通地膜增产12.1%,增产效果显著。渗水地膜比普通地膜增产主要在于铃重的增加,普通地膜比露地的增产主要得益于衣分的提高,渗水地膜比露地的增产是得益于铃重及衣分的共同作用。渗水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并未增加投资。(4)在同等条件下,渗水地膜总耗水量比露地降低10.1%,比普通地膜降低6.5%。水分利用率比露地提高36.7%,比普通地膜提高20.7%,此结果对北方半干旱地区旱作棉花提高降水利用率及新疆内陆棉区灌溉条件下的棉田节水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4.
通过对柴胡苗期蚜虫及主要天敌瓢虫、蜘蛛的种群消长动态的系统研究,明确了蚜虫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消长动态,表明蚜虫的种群数量变动与天敌的数量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6、0.8367。但二者之间存在时滞效应,存在明显的追随现象。认为柴胡苗期蚜虫为害可不必防治,只须充分保护利用天敌即可达到控制蚜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5.
玉米生长空间对根系吸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在不供应和补充供应水、氮条件下 ,研究了限制根系生长空间对玉米根系生理特性、植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限制根系生长空间虽严重影响了根系自身发育 ,降低了根系吸收总面积和TTC还原量 ,但却增加了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比吸收表面、比活跃吸收表面 ,并提高了根系的TTC还原强度。这说明在限制根系生长的逆境条件下 ,作物并不是被动地忍受逆境的胁迫 ,而是主动地调节生理代谢过程 ,增强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从而减缓逆境的伤害。水、氮供应促进根系生长 ,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 ,促进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 ,并减轻了因限制根系生长所引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66.
火炬松林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不同密度林分的资料,对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测方程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密度火炬松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并结合定位站研究的历史资料及其它报道,对不同年龄火炬松生物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本相同立地条件下,利用胸径这一因子就能使估测火炬松生物量方程达到相当的精度;树干的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重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枝和叶的变化趋势与干相反,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相似的立地条件下,不同林龄阶段的火炬松林分的生物量可以用统一的生物量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967.
云南植烟区生态气候类型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GIS平台上,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和动态逐步聚类方法进行云南烤烟生态气候类型区划。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较好地综合了气候、地理和土壤等多种生态因子,其区划结果更客观定量,符合实际情况;同时简要评述了各区的特点。区划结果对指导烟叶生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8.
江苏沿海地区Bt棉主栽品种的性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室内饲养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苏棉9号"比较,4个Bt棉品种对棉铃虫的抗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饲喂Bt棉组织,能使棉铃虫幼虫发育延缓、蛹期缩短和蛹重减轻;1~3龄棉铃虫幼虫对Bt棉的敏感程度高于4龄以上幼虫。田间调查结果表明,Bt棉田棉铃虫的虫量和蕾铃被害量与对照棉田差异极显著,其趋势与室内试验一致。在棉花品种的生育特性方面,4个Bt棉品种的株高和果枝数与"苏棉9号"相近;蕾铃数量及成铃率高于或接近于常规棉;各品种间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均达不到显著水平。按照供试的4个Bt棉品种在当地的抗虫性及丰产性状的优劣排序,依次为"鲁棉研15">"中棉所29">"南抗3号">"科棉1号"。  相似文献   
969.
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成分,对面制食品的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糊化特性是淀粉最重要的品质指标[1,2],而峰值粘度是衡量糊化特性的主要参数,与面条品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10],与馒头体积、比容、结构和评分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8,11].  相似文献   
970.
以2005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数据和常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求和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集中在中间区段的5~7级,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9.91%;总体上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纺锤形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