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5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1.
研究了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5种双壳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和对栉孔扇贝的摄食节律。结果显示,在有或无日本蟳、刺参等干扰饵料的条件下,多棘海盘车对于5种双壳贝类均可摄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其中,多棘海盘车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贝类(P<0.05),分别为5.7、5.0、5.7、5.3、6.0只/d,干扰饵料的加入并没有对多棘海盘车的摄食选择性造成显著影响。同时,采用定时投喂饵料的方式,每隔4 h投喂一次栉孔扇贝,多棘海盘车表现出显著地昼夜摄食节律。其18:00–翌日06:00的摄食量显著高于06:00–18:00的摄食量(P<0.05),分别为60%和40%,多棘海盘车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8:00–22:00,摄食频率达到58%,显著高于其他时段(P<0.05)。  相似文献   
212.
对原始椴树红松林中的灌木层及主要灌木种(毛榛子、溲疏和刺五加)的生物量、养分量、存留量、归还量、吸收量、循环速率等方面在林分的养分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层虽在林分的养分循环中处于次要地位,但具有促使林分养分步入良性生物循环的重要作用。毛榛子和溲疏是该林分灌木中的优势或亚优势种,在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的或突出的作用,是重点保护的灌木种。刺五加在养分循环中存留养分比较多,归还养分比较少,虽然消耗地力却是具有药用的灌木种,对它应既维持又要控制。  相似文献   
213.
山葡萄氮代谢及尿素和生长调节剂对叶氮回流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1-2年生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为试材,于1989年晚秋引入#+15N-尿素。探讨了山葡萄体内总N、蛋白态N和肥料N(NDFF)的季节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叶施普通尿素和生长调节剂对山葡萄叶片氮的回流、总N的贮藏和翌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叶片是最大的N库,休眠期细根是最大的N库,新梢生长期和落叶期N主要在这两库间进行调运。春季新梢和叶片生长所用的贮藏N主要来源于根中的非蛋白态N。落叶期15%-25%的植株N随落叶损失。叶施5%尿素、乙烯利1000mg/kg、萘乙酸50-200mg/kg可加速叶片N向树体回流,增加树体N水平。尿素处理可显著促进翌春新梢生长,增加成熟枝条长度和植株总干重。乙烯利1000mg/kg,萘乙酸50、100mg/kg处理具有同尿素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4.
严重的生理落果会造成山葡萄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山葡萄花期之前采取疏花、摘心、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调控措施,对提高山葡萄坐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花前留6片叶摘心、喷施0.2%硼酸和人工减掉花序长度的1/5,落果率分别为55.33%、47.96%和50.84%,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15.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