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18篇
  8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闽东柳杉人工林密度管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收集193块柳杉人工林标准地资料,应用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可变间伐间隔期的闽东地区柳杉人工林的种群密度管理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模拟表明:该模型不仅反映了闽东柳杉人工林的种群密度调节机制,而且符合柳杉生长的一般规律,可应用于指导闽东地区柳杉人工林的抚育间伐等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2.
对长期处于人类活动干扰下的云南油杉群落进行定位观测调查,分析其群落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共调查到9种植物,101株个体,隶属8科9属;群落的乔木层以云南油杉为优势种,灌木层以铁仔为优势种,草本层以紫茎泽兰和荩草为优势种。乔木层中树种的高度级主要集中在10~<15 m, 1~<5 m高度级中仅发现幼苗3株,皆为云南油杉。DBH为8~<20 cm径级的株数占乔木层总株数的60.29%,云南油杉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处于近熟林和成熟林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干扰影响了群落的林下更新,同时导致伴生种和偶见种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3.
黄枝油杉由于其分布区狭窄,繁殖速度慢,资源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其种质资源,通过实验研究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分别对2年生和4年生的黄枝油杉种苗性状特征描述,以地径和株高作为主要分级标准代表,运用Excel 2003和SPSS 26.0对种苗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将其种苗分别2年生和4年生分别分成了三级。2年生一级株高>20 cm,冠幅>11 cm,地径≥0.10 cm;4年生一级株高>127 cm,冠幅>56 cm,地径≥0.80 cm。2年生二级株高14~20 cm,冠幅8~11 cm,地径≥0.10 cm;4年生二级株高96~127 cm,冠幅38~56 cm,地径≥0.80 cm;2年生三级株高<14 cm,冠幅<8 cm,地径≥0.10 cm;4年生三级株高<96 cm,冠幅<38 cm,地径≥0.80 cm。  相似文献   
44.
采用树干解析方法对广西国有雅长林场30 a铁坚油杉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 a铁坚油杉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4.4 m、32.80 cm和0.479 9 m3。树高和胸径快速生长期分别为1~12 a和6~14 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分别相交于12~13 a和14~15 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6 a达到最大值0.030 0 m3·a-1,之后逐渐降低,模型分析得出材积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38~39 a之间。借助系统聚类分析将材积生长期划分为生长缓慢期(1~8 a)、生长加速期(9~19 a)和生长快速期(20~30 a)3个阶段。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回归方程分别以理查德、理查德和威布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5.
扶芳藤种质资源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扶芳藤野生资源及主要栽培种 (品种 )进行调查和收集 ,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年生长节律、繁殖习性、攀附特性、叶形、叶序及叶色季节性变化、花序及种子形态变异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 ,得出扶芳藤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质资源丰富、种内变异类型多 ,且生长期长、易繁殖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并根据其主要特征将扶芳藤种质资源初步划分为 1 9个类型 ,为进一步选种和遗传改良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笔者研究了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和扶芳藤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在秋冬季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在秋冬季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反复变化,表明它们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变化是可逆的。大叶黄杨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在初秋有小幅上升,之后基本上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另外在一定的低温范围内,其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扶芳藤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2种植物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秋冬季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它们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则不相同。2种植物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从秋季到初冬变化很小,当室外平均气温接近冬季最低时,脯氨酸含量才大幅度增加,之后又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47.
铁坚油杉作为三峡地区的顶级植物群落,其本身的耐寒、耐土壤瘠薄性以及具有的菌根能改善土壤等性质使其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建群树种。在近年来针对三峡地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的研究热潮中,该树种生长规律研究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对三峡大老岭林场的铁坚油杉古树的直径生长模型及其分析,对该地区自然分布铁坚油杉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单分子式、一元线性方程、二次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高。  相似文献   
48.
5种生长调节剂对扶芳藤扦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种生长调节剂处理扶芳藤插条,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萘乙酸对扶芳藤愈伤率、生根率、生根数目以及新生枝数和新生枝生长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赤霉素对愈伤率、生根率和新生枝数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根粉(6号)对扶芳藤根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吲哚丁酸对其新生枝数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9.
干扰对天宝岩天然柳杉种群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柳杉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应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天然柳杉种群各种竞争指数的变化,并建立天然柳杉种群胸径与竞争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大,天然柳杉林种群总竞争指数和种内竞争指数均呈明显递减趋势,即CI(1)〉CI(2)〉CI(3),CIinter(1)〉CIinter(2)〉CIinter(3),而种间竞争指数却有明显增长。竞争强度和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161.1639D^1.1126),该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柳杉种群所受的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50.
根据拟赤杨自然更新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拟合了拟赤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方程并绘出其生长曲线.初步揭示了拟赤杨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规律,为拟赤杨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及人工林的营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