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美国山核桃是著名优良干果油料树种。从浙江、云南等省引进性状表现优良的6个美国山核桃品种在长江三峡库区兴山县栽培试验,观测其引种表现,并对树体生长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及丰产性抗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产量和质量与原产地基本相同,适宜于三峡库区兴山县栽培。  相似文献   
12.
摘要: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美国山核桃生长特性和根系特性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树体性状的地径、嫁接口径粗、冠幅和一级分枝长度4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径、鲜重比、侧根鲜重、须根长度和根系总重量5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侧根鲜重、侧根长度、侧根粗度间和须根鲜重、须根根数、根系总重量、根系总数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加快标准园建设、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山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江淮丘陵地区首次较大规模引进薄壳山核桃的育苗过程中,为提高引种成功率和苗木生长量,在种子处理、土壤改良和苗期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措施,并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苗高、地径、树冠生长及成苗率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粘盘黄棕壤为主的江淮丘陵地区,可以进行薄壳山核桃引种育苗;土壤改良有利于提高苗木生长量;间隔不长的不同播种时间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同批次的大粒种子生长量比小粒种子大。  相似文献   
15.
山核桃根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加快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营养繁殖和保持优良性状,以3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主根为材料,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后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山核桃根插属于愈合组织生根型;50~100 mg.kg-1萘乙酸(NAA)处理18 h能有效提高生根率、新根数、新根长和新根根径;但300 mg.kg-1NAA抑制生根,6-苄基腺嘌呤(BA)处理对根插无效甚至不利。探讨了解决山核桃根插条来源的途径及进一步提高生根率的思路。表6参9  相似文献   
16.
山核桃叶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研究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叶片提取物对几种常见菌种的抑制作用。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不同浓度山核桃叶片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培养12 h,乙醇提取物对5个供试菌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其效果优于水提取物。培养24 h,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明显(P<0.05),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12 h前有所降低。培养36 h,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仍保持一定的抑制作用。表2参9  相似文献   
17.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配比、蔗糖质量浓度、外植体取材部位以及单宁含量等因素对山核桃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WPM+BA8.0mg.L^-1 IB2.0mg.L^-1 GA1.0mg.L^-1+蔗糖30mg.L^-1是最适培养基;顶芽和第4芽段为较适宜的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取材部位;不同芽段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与其单宁含量不相关,而与芽段愈伤组织形成的部位有关,且随着单宁含量的减少。愈伤组织形成的部位向切口上升。选取1年生实生苗茎尖和茎段,配比合理的植激素加以诱导,可提高山核桃嫁接成活率。表5参11。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造林成本,加快造林进度,探索一种新的造林方法,2007年在绿春县进行了美国山核桃实生苗与营养袋苗嫁接造林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移入营养袋定植成活率受苗木质量的影响大,营养袋中定植时间及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大,实生苗造林成活率达75.29%,嫁接苗造林成活率达52.55%.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具有抑制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于腐病菌的微生物,运用平皿对峙法从土壤中初筛得到对山核桃干腐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5株,对峙培养发现菌株QZ2和QZ8抑菌效果显著,对峙试验显示QZ2,QZ8与病原菌之间有明显的抑菌圈,且QZ2孢子能完全覆盖在病原菌上生长而病原菌生长停止.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菌株QZ2被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主要通过重寄生以达到控病的效果;菌株QZ8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主要通过代谢产生的抗菌素起作用.QZ2和QZ8是山核桃干腐病的潜在生防菌.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冬夏2个不同时相的CBERS—02卫星数据与实地调查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浙江临安市的山核桃空间分布及种植面积信息。结果表明:山核桃面积提取总体精度达到83.71%,面积为3.11万hm2,与统计数据相比误差为1.3%;利用山核桃冬夏2季在图像上的差异特征,采用遥感变化监测方法提取山核桃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