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7664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1篇
  39篇
综合类   2060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0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造板行业是广东省木材加工经营业的主要产业、支柱产业,是综合利用率最高、最能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行业,是非常适合全省森林资源客观实际的木材加工行业。改革开放后,广东省人造板行业发展很快,人造板产品主要有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和细木工板等。现有人造板生产企业260  相似文献   
62.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为了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出台了禁伐天然林的政策法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木材及木材产品的需求矛盾更为突出。缓解这一矛盾的出路有两条:一是扩大木材进口;二是依靠科学技术。开展综合利用,发展人造板工业。而大量进口木材受到国外限制及外汇支出的问题困扰。只有发展人造板工业,将小材变大材,短材变长材,废材变好材才是解决我国市场对木材及木材产品需求的最佳途径。我国人造板工业从此应运而生。2005年我国人造板产量已达6000多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63.
《国际木业》2004,34(8):46-47
  相似文献   
64.
《国际木业》2005,35(9):7-9
今年上半年全国进口木材(包括原木、锯材、薄板、胶合板、纤维板、枕木、刨花板)1861.83万m^3,比去年同期1701.83万m^3,增加160万m^3,增幅9.4%。进口总值26984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241772万美元,增加28069万美元,增幅11.61%。无论数量还是总值均有上升。(见表1)  相似文献   
65.
66.
分析了树种,木片规格,含水率以及木片纯净程度这四个方面对木片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在木片生产中,为保证木片质量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7.
本文针对锯材生产特点,建立了治制下据计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该模型并借助计算机求解,可以得到优化的下锯计划。它具有速度快、精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下船计划的经济效益指标。  相似文献   
68.
大型齿轮泵在运转时噪声较大,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啮合运转时斜齿轮比直齿轮平稳、相对噪声较低的特点,在大型齿轮泵上采用斜齿轮。本文对斜齿齿轮泵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9.
热处理对水与木材接触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多枝桉和扁柏作供试木材,采用扩大影象法,测定了热处理和空气层对水与木材的接触角的影响。结构表明,热处理温度、时间、木材含水率和空气中暴露的时间等,对两种试材与水的接触角均有显的影响,树种不同,其影响程度不一。可根据水与木材的接触角大小,判断各种木材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