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54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43篇
  45篇
综合类   485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拖网渔业的兼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每年因兼捕而产生的渔获物抛弃对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世界各国针对本国拖网渔业的特点、主捕对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选择性研究,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在推广及应用过程中反映出较多的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笔者综合了国内外在开展拖网渔具选择性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功经验,表明单纯的网囊网目很难对副渔获复杂的拖网产生理想的选择效果;选择性装置及其与网片的组合是解决拖网渔具兼捕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2.
应用柑橘木虱田间虫口密度加权平均数和发生指数2个指标比较了柑橘木虱对5个柑橘品种的选择性,并分析了柑橘叶片组织结构与柑橘木虱寄主选择性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柑橘木虱同一虫态田间虫口密度与发生指数2个指标相关性显著,用这2个指标来衡量柑橘木虱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是可行的;(2)柑橘木虱成虫田间虫口密度与柑橘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柑橘叶片下皮层厚度与柑橘木虱成虫田间虫口密度和发生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3)柑橘种质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和下皮层厚度可能是构成柑橘木虱寄主选择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3.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广泛分布于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所有地区。目前,泥鳅的人工繁殖、种苗培育和成鳅养殖技术都基本成熟[1、2、3],但存在单产低、鱼病防治困难、成鳅难以捕捞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进行了改变物理生境的偿试,陈昌齐等[4]对养殖底物及养殖水深作了较详尽的科学研究,但关于泥鳅对光照要求的研究则较粗略,仅限于对明暗的选择。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泥鳅对照度的选择性,对泥鳅的生态习性作进一步的研究,为泥鳅的高产养殖和灯光诱捕提供照度和光谱参数。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所有参试个体均购于长沙市…  相似文献   
64.
<正> 在淡水水域采用物理刺激法是作为提高渔具捕获率,更快更好地进行水域围捕、提高捕捞选择性、降低渔捞成本的有效捕捞方法之一。在这方面有效捕捞的成就多半取决于对采用物理刺激的生物学和技术设备的先决条件以及在捕捞水域中外界环境条件等的考虑。  相似文献   
65.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是一种桑园选择性农药,对家蚕残毒期短,对桑毛虫、桑尺蠖、棉大造桥虫、白毛虫、红腹灯蛾、桑蓟马、朱砂叶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桑螟、野桑蚕这2种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较差。为保证对家蚕有较短的安全间隔期,同时还要提高对桑螟、野桑蚕的防治效果,经室内小区试验、室外大田试验调查,筛选出1个桑园专用选择性复配农药配方,即2%苦参碱、25%灭蚕蝇和水,3者配比为1∶2∶2 000,该配方农药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8 h,对桑螟和野桑蚕LC50分别为0.280 1、0.291 0 mg/L,对2种害虫的共毒系数分别为446.8、469.3,增效作用明显,对桑螟和野桑蚕的防治效果可达80%,对桑园其他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6.
以松木粉、聚醚砜树脂为材料,用SHR-10A型高速混合机制备松木粉/聚醚砜树脂复合粉末;用HRPS-ⅢA型激光粉末烧结快速成型机,遴选出复合粉末可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参数及适宜的预热温度,烧结成型。测量了不同松木粉质量比对复合粉末力学性能的影响,观察并测量了输入不同的能量密度时,烧结试件的成型效果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松木粉质量比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对于松木粉质量比为20%的木塑复合粉末,当输入的能量密度为0.128 J/mm3时,复合粉末即可成型;当输入的能量密度为0.312 J/mm3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4.8465 MPa,弯曲强度为8.2152 MPa,冲击强度为1.2574 MPa,此时力学性能最强;若输入的能量密度大于0.312 J/mm3时,出现过烧现象,力学性能下降。采用扫描电镜对烧结件断面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7.
采用HNO3/H3PO4-NaNO2氧化体系制备了氧化纤维素,通过红外光谱、固体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了产物的羧基含量。同时以氧化纤维素为吸附剂,研究了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氧化体系能很好的选择性氧化纤维素的C6位伯羟基,含羧基为20%。在298 K时,氧化纤维素对双酚A最大吸附量为12.67 mg/g,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平衡吸附量随双酚A浓度增加而增加;溶液接近中性及低温条件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溶液中存在电解质则不利于吸附的进行。双酚A的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68.
以含有单一的U(VI)、Pb(Ⅱ)溶液以及U(VI)和Pb(Ⅱ)混合溶液为吸附质,系统探讨了pH值、吸附剂量、吸附时间和初始离子浓度对向日葵秸秆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粒内扩散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从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角度对吸附选择性进行分析,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吸附20 mg/L的U(VI)-Pb(Ⅱ)溶液的最佳pH值为4.0、吸附剂量为2.0 g/L、吸附时间为720 min,U(VI)和Pb(Ⅱ)的去除率分别为77.55%、87.44%;U(VI)和Pb(Ⅱ)的吸附动力学在单离子和复配体系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单离子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27.0和67.59 mg/g,且当U(VI)高于200 mg/L时Pb(Ⅱ)的吸附过程也能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当离子初始浓度较低时向日葵秸秆对Pb(Ⅱ)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而较高时则相反。向日葵秸秆吸附前后的SEM、EDX和FT-IR图谱表明,吸附U(VI)和Pb(Ⅱ)的主要方式为络合和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69.
选择性氧化环己烷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由于饱和C-H键的键能大,活化困难,所以反应活性普遍较低;而且,由于反应产物很活泼,所以很容易发生进一步氧化生成过度氧化的副产物。因此,研制新型高效的催化剂,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课题。本文以稳定的活性炭材料作为载体,负载了高分散的Ag纳米粒子,并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测试Ag的负载量。在应用方面,以氧气为氧化剂,Ag/C在温和条件下可以高效催化液相环己烷氧化生成具有广泛工业用途的环己酮和环己醇(KA-oil),环己烷转化率高于10%,选择性大于90%(表1),且该催化剂表现出了极好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70.
河蟹(Erio Cheir Sinensis)对食物的选择性在河蟹池塘养殖中有较大的实用意义.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多,营口市水产研究所河蟹组(1982)做过用偏动物性饲料和偏植物性饲料的投喂效果试验.任元先(1987)做了二龄河蟹对苦草、水花生等9种饲料的选择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