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7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章古台沙地长白松、欧洲赤松的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科尔沁沙地治沙植物匮乏、树种结构单一等问题,自1981年开始,在章古台沙地引种长白松和欧洲赤松。通过育苗、造林试验表明:长白松根系发达,易繁殖,抗逆性强,生长速度超过对照树种樟子松,可在章古台及其类似地区作为治沙造林、水土保持和绿化树种示范推广;芬兰种源的欧洲赤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均较差,建议选择更有希望的种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2.
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生长进程及其生长阶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划分延国地区天然赤松林立地级的基础上,根据中等级上不同密度赤松林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赤松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结果认为,赤松属早期速生,是生长持续期很长的树种,并对赤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阶段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243.
赤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及密度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研究分析了人工林赤松木材管胞形态和密度的变异规律,得出了管胞长度、管胞直径、管胞长宽比和生长轮密度等材性指标的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为实现林木定向培育和速生优质制定科学集约经营措施以及材质的早期预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4.
[目的]通过构建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立地因子评价体系,定量评估赤松宜林地潜在遭受昆嵛山腮扁叶蜂危害程度的等级,进而避免在严重为害的宜林地中种植赤松。[方法]基于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曲线群图,查找每块样地的虫基指数。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关键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分别建立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与全部立地因子和关键立地因子的关系方程,并对方程模型做出评价。[结果](1)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坡度、腐殖质层厚度和土壤质地对虫基指数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 0.01),且对其贡献力呈依次增大的趋势。(2)全部立地因子和关键立地因子与虫基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统计学上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3和0.730,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且可用4个关键立地因子代替全部立地因子作为方程自变量。(3)对由关键立地因子所建模型推算出的虫基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平均预估误差(MPE)是5.87%,即预估精度为94.13%,且TRE值均趋近于0,模型较可靠。[结论]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立地因子评价体系可以定量评估赤松宜林地潜在遭受昆嵛山腮扁叶蜂为害的程度,能够为适地适树地栽植赤松林以及预防昆嵛山腮扁叶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5.
对12个黑松无性系和8个赤松无性系进行生长及生理生化差异性分析。通过测定地径、树高、冠幅、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对不同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黑松1#、11#、14#和赤松23#、28#5个无性系生长性状良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246.
赤松(Pinus densiflora)是山东省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研究其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林分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关系,对于了解赤松林分健康状况及开展施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8—9月以山东省20块代表性赤松林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长调查并采集叶片和0~20 cm土壤样品,分析赤松林林分特征,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探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与林分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松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636.35、12.80、0.82 g/kg,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50.74、800.48和15.93。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片N含量与胸径和林龄呈显著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叶片C:N与林龄呈显著负相关,叶片C含量和C:P均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N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片C:N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赤松林叶片N含量与林分特征、土壤养分呈显著线性相关,P元素是山东省赤松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247.
试验地点选在延吉市林业局的帽儿山林场、龙井市林业局的智新林场、勇新林场和延边大学农学院后马蹄山,共选伐样木28株,实测每株样木0.1、0.2、0.3、0.4、0.5、0.6、0.7、0.8、0.9 h的相对高处直径。计算各株样木的相对直径,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天然林赤松和人工林赤松的相对直径不因起源的不同而不同;进而对同一林分内不同赤松样木的干形进行了分析,结果为其相对干形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得到预测赤松单木任意部位直径经验方程为Dn:=0.1315D1.3+1.2763nD1.3+1.9645n-0.0265。在树干干形的测算理论中,干形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赤松相对干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林业生产实践与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8.
土壤理化特性是土壤综合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诊断土壤质量优劣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参考。以山东省鲁中、鲁东山区35块典型赤松人工林样地为对象,取样测定了13个土壤指标,研究了林地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赤松林地的土壤综合肥力。结果表明:山东省赤松人工林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整体上均处于中等水平,而有效磷含量较低;土壤pH均为酸性,电导率(EC)普遍很低,变幅为19.6~115.6 μS/cm,阳离子交换量(CEC)也整体较低;供试样地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处于“适中”等级的分别占74.54%和65.71%;所有样点的土层厚度均处于适中水平;土壤粘粒含量的平均值仅为9.35%,均处于“较低”或“很低”水平,导致粉粘比相对较高。不同样地间的土壤综合肥力存在较大差异,以烟台市昆嵛区和淄博市沂源县的赤松林土壤综合肥力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县区;鲁中山地赤松林的土壤肥力指数要高于鲁东丘陵区。林分密度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之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49.
  目的  针对木材在环境温湿度变化时易发生干缩或湿涨,导致木材尺寸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以柠檬酸?山梨醇混合溶液作为改性剂,通过真空加压浸渍和高温固化改性木材。探究柠檬酸与山梨醇在木材内部原位聚合酯化对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进而优化改性工艺。  方法  以欧洲赤松为原料,改性剂质量分数、固化温度、固化时间为考察因素,改性材的吸水抗胀率和改性剂的水溶流失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建立工艺与改性材性能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同时求解拟合方程获得柠檬酸?山梨醇原位聚合酯化改性欧洲赤松的优化工艺水平。并对改性材的尺寸稳定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固化温度对试样的吸水抗胀率影响极显著(P < 0.01),溶液质量分数和固化温度的交互作用对试样的吸水抗胀率影响显著(P < 0.05);固化温度对改性剂的水溶流失率影响极显著(P < 0.01)。根据回归模型,结合可操作性和成本,提出最佳工艺条件—溶液质量分数30%、固化时间16 h、固化温度160 ℃。此条件下,改性材的吸水抗胀率为58.47%。电镜结果表明聚酯润胀了细胞壁,填充了部分细胞腔。红外光谱显示有酯键生成。  结论  利用柠檬酸?山梨醇原位聚合酯化改性木材,可大幅提升木材的防水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这种改性方法对改善木材天然缺陷,实现木材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