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7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102.
欧洲赤松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西部山区引种欧洲赤松不同种源,10年生长量调查表明,比当地华山松和油松快0.5倍左右,且适应性强,是该山区一个潜在的新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3.
目前延边林业生产中仍在使用1975年编制的《吉林省立木材积表》中的东部次生林区针叶树一元立木材积表。我们利用338株样木资料,采用树高曲线法检验了上述材积表对延边赤松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存在较大误差,为此用平均实验形数法拟合出新的材和方程:V=0.9×10-1-15066.1×10-6(D+11.5)+5958.8×10-7(D+11.5)2,编制了天然赤松一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104.
论述了学科即年索引率、著者即年索引率、部门即年索引率、地区即年索引率、出版社即年索引率等的概念、统计公式及其应用前景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探讨了天然赤松母树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更新、种子传播规律。经调查分析:赤松的胸经速生期是第7年开始到20年,树高速生期是第5年开始到20年;正常生长的赤松林是在第20年时开始结实,第50年时种子质量开始下降;为了保证母树林的稳产、高产,保证种子质量,应在第15年时进行疏伐,50年后停止采种,赤松种子的有效传播距离是20~30m,赤松在林冠下以及撂荒地上更新均为良好。  相似文献   
106.
樟子松为欧洲赤松的变异阳性树种,该树种具有喜光、抗旱、耐寒、幼苗不耐荫、适应能力强出材率高、深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具体表现在干旱砂丘地上都能健康生长。樟子松生长速度快松龄长,树龄最长可达300年至500年,胸径最大达80厘米。该松材质轻软,纹理细嫩,边材心材区别明显,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梨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拷胶,木材比重0.42,湿涨干缩系统数小,适合建筑、家具生产等。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07.
光周期对赤松苗木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光周期可诱导赤松苗木(1-0)产生大量的二针一束针叶和侧枝,其由当年异态发育转化为同态发育,使需两年才能完成的形态建成,在一年内完成;光周期还具有促进赤松苗木生长的作用,其生物量比未进行光周期处理的生物量增加23—83%;赤松苗木所需补光时间在5月初到8月初。  相似文献   
108.
赤松初创作     
图1、图2、创作前的赤松正反面树相,为双干树形,基部有枝干经人砍伐留下众多截面,这种树形较为简洁,但要从这种简洁的树形中找出最为合适的造型也需创作者平时丰富的积累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9.
黄士东先生的赤松盆景《听涛》,是4年前早春在市场上购买的一株下山桩。此桩多干多枝,交叉丛生,布局杂乱无章。买回后稍作处理,用蚂蚁沙栽在大土陶盆中,浇透水,放进塑料棚。因时值早春,阳光不强,故没有遮阳。至惊蜇前后.顶梢抽芽成活。之后生长缓慢,长势不佳。隔年秋后桩头才恢复生机,其表现为针叶葱绿,芽多而饱满。为积蓄养分,为复壮做准备,黄先生通过反复推敲,除保留主干和副于外,将多余的干锯掉、主干芽头抹掉。考虑到副干长势弱,没修剪抹芽。一直放养到第三年酷暑过后,才进行初次造型。  相似文献   
110.
根据长白赤松(Pinus sytvestris L.var.sylvtriforms cheng et.)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环境,结合栽植区域的环境条件,确认引种移植的可行性以及栽植管理的技术程序,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