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255篇
基础科学   29篇
  12篇
综合类   1999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754篇
植物保护   7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8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7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本报道了桑象虫的为害特点、发展规律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桑象虫的发生与桑树剪伐型式、桑园管理水平以及桑品种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尤以剪伐型式和桑园管理的水平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剪伐型式、加强桑园管理和适时进行农药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3.
桃蛀螟(Dt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ce)一般为害桃,李、苹果等果树及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近年来邳县板栗受该虫为害也十分严重,虫果率在10~15%左右,使板栗丰产不能丰收。 1 发生及危害 桃蛀螟成虫羽化期与温度有关。一般平均气温20℃,相对湿度75%~80%较适合蛹羽化。5月下旬成虫羽化3~4天左右开始产卵,5~7天卵孵化,其幼虫主要为害桃树果实。6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7月上旬羽化,中旬成虫在板栗球苞上产卵,幼虫一孵化就钻入球苞,为害幼嫩的坚果。当幼虫2~3龄时,球苞很快变色干枯,有的脱落。7月下旬幼虫严重蛀果,蛀果率2.5%~3%,8月上旬幼虫老熟化蛹,下旬成虫大量发生并在球苞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破坏球苞苞针外壳,钻进坚果,蛀食果肉,蛀果率达  相似文献   
24.
一、掌握在根线虫初发期进行防治。当前,气温逐渐增高,根结线虫开始活动,逐渐侵染作物根部,因此对有根线虫病史的大棚一定要早防治,可用苦参碱或阿维菌素加上丰收一号,进行灌根。根据线虫为害程度来确定用药量。二、穴施药剂及灌根防治。作物在定植前,穴施药剂是防治根线虫经济  相似文献   
25.
桃树落花落果、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有生理落果、机械性落果(如大风)、病虫为害(如蚜虫为害花),其中机械性落果、病虫为害造成的落果容易识别,防治也比较简单、容易,而生理落果则比较复杂,有树体本身原因。也有气候和管理方面等原因加重生理落果的产生,一般落果有3次。  相似文献   
26.
云杉根小蠹Hylastes cunicularius Er.在天山西部林区普遍分布,取食更新的天山云杉幼苗根颈,为害情况从无到有,愈来愈重。研究分析其发生原因得知,由于在新伐区内伐根上有较高虫口密度的情况下立刻更新,使更新幼苗严重受害,研究结果提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在更新地内云杉根小蠹的为害将会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7.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葡萄园套种马铃薯等新的种植模式的推广,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对当地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作一总结,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28.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杆、空杆、烂杆、霉蔸等,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油菜各生育期各部位均能为害,以茎部受害最重,严重影响菜籽的产量和质量. 一、危害症状 苗期病斑多在地面根茎相接处发生,形成红褐色斑点,后扩大转为枯白色,组织湿腐,上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斑绕茎后,造成茎腐,幼苗死亡,病组织外部形成许多黑色菌核.  相似文献   
29.
30.
经多点调查和定点观察,辣椒疫病主要发生在塑料大棚和温室中,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传播蔓延十分迅速.在拉萨、山南、林芝、日喀则等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均有发生.平均发病率为8%~12%,严重时为30%~50%,有的甚至毁棚.一般667m2产量损失20%~30%,严重的损失达60%以上.辣椒苗期、成株期均可受疫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