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6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蕨菜是无污染绿色食品,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因其味甘鲜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药用保健价值高而备受人们青睐。它既可鲜食,又可干制,为上等的山珍食品。现将其加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2.
桑蕨间作是以桑为主,以蕨为辅的一种充分利用地力,节药投入,最大限度发挥两种作物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林地单位面积收益的特殊间作模式,具有投入少、收益大、周期短、见效快,一次投资、长远受益的特点。我县农民种植的蕨菜(Pteridj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由于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此外,它还兼具降气化痰、利水清热、降血压之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3.
朱久祥 《新农业》2014,(3):29-29
蕨菜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山野菜,在国内市场十分畅销,出口量也逐年增长。目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应大力发展人工栽培技术,让蕨菜由野生变成栽培植物以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主要研究了蕨菜不同采收期地上部植株的营养成份及产量。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阶段的地上部鲜重、干重、干重/鲜重呈增长趋势,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2)不同采收期的营养成份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5.
蕨菜又称龙爪菜、拳头菜、龙头菜、如意菜等,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展开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称。隆化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气候冷凉,山场资源丰富,野生蕨菜生产繁盛,但长时间的过度采挖使得野生蕨菜的繁殖遭到破坏,因此蕨菜的人工栽培成为一项一次投资收益多年的长效项目。  相似文献   
26.
蕨菜系蹄蕨科菜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口感独特的蔬菜品种,通过前期的生态学特征和产业化技术研究,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并开始产业化栽培示范,示范效果达到预期水平,比当地常规作物单位纯收入高,示范推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7.
蕨菜加工前后的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李瑛 《陕西林业》2011,(5):43-43
一、蕨菜的栽培:在春、秋季采集野生种。挖取粗大的根状茎、幼苗栽种,选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地块,便于排灌水,精细整地,使土肥混匀,每亩施复合肥40kg,  相似文献   
29.
通过林火的生态作用的试验研究,依据调查火烧区和对照区野生蕨菜单位面积诸因子,分析火烧对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关系,火烧对野生蕨菜生长量的显著影响,阐述了林火生态技术促进野生蕨菜产量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30.
蔬菜也叫商芝莱,是以叶柄和拳卷的幼嫩叶为主要食用部分的野生蔬菜,其荣用和药用价值均很高,具有抗癌、防衰老等功效。每100g鲜族莱含蛋白质1.6g、糖类10g、脂肪0.早已粗纤维亚.3g、钙M.omp、铁6.9mg、胡萝卜素0.4mg,还含有的俄、胆碱、麦角固醇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野生藏某是天然绿色食品,享有“山珍之三”的美誉。费茶的各种加工品是出口创汇的主要野菜食DD口O狭义的菠菜是指菠菜植物中凤尾联科的一个种;广义的菠菜则是指联类植物中可供采食嫩茎作蔬菜食用的种类。截类植物是我国植物区系中的一个大群体,约有Zop种,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