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张远芬 《农家致富》2012,(16):32-33
江苏省金湖县有"苏北水乡"美誉,水面面积占县域总面积近1/3。水生蔬菜是金湖的特色产业,全县水生蔬菜面积13.3万亩,其中菱角种植面积1.5万亩。金湖县在多年的菱角种植中,总结了适合当地及周边地区菱角无公害标准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一、选择适宜水域和良种选择水位2米以内,涨落平缓,水下淤泥2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的低洼塘、河塘或河道。品种宜选择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水红菱、金湖大青菱等品种。  相似文献   
22.
刘志国  赵文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82-11183,11209
[目的]研究菱角壳粗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菱角壳中提取粗多糖,并对菱角壳粗多糖在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菱角壳粗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增强的趋势,在多糖浓度为2.5 mg/ml时,菱角壳粗多糖对羟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70.6%、66.2%和48.6%。[结论]菱角壳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3.
苏燕  江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62-7663,7666
[目的]探讨菱角番茄酱的制作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以及L9(43)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影响菱角番茄酱成品质量的几个因素,即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以及菱角浆和番茄浆的复合比,优化其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试验表明,制作菱角番茄酱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1.9%、柠檬酸添加量0.8%,白砂糖添加量40%,菱角浆与番茄浆复合比为1∶1。[结论]在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加工制成的菱角番茄复合果酱风味独特,既有菱角酱应有的风味又混有番茄芳香,是一种低糖且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4.
‘南湖红菱’是以地方品种‘水红菱’为母本,‘南湖菱’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获得的红色无角菱新品种。果实元宝形,果皮浅紫红色,光泽度好,四角退化,果肉乳白色,生食爽脆,熟食粉糯,果形、口感与‘南湖菱’类似。其产量与‘南湖菱’相当,平均12 t·hm-2左右。  相似文献   
25.
大棚田菱长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菱在浙江省金华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以水塘深水传统栽培方式为主,产量、经济效益低下;大棚田菱栽培技术的开发应用是菱栽培史上的一项技术革新,由于菱具有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无限生长的特点,通过大棚覆盖育苗及大棚栽培技术,可提前3个多月采菱,5月初开始上市,采收期可延长至11月中下旬,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产量。据调查,每667m^2大棚菱角产量2200~3000kg,产值13000元以上;若采用大棚育苗、露地栽培方式,每667m^2产量1200~1500kg,产值6000元左右;而传统水塘种植方式一般每667m^2产量仅为750~1000kg,产值3000元左右。因此,采用大棚栽培技术可极大地提高菱的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26.
荠菜,又名护生草、地米菜、菱角菜。荠菜营养丰富,每100克含蛋白质5.3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胡萝卜素3.2毫克、VB10.14毫克、V B20.19毫克、尼克酸0.7毫克、V c55毫克,还含有黄酮、胆碱、乙醚胆碱等。具有健脾胃、利水、清热解毒、止血、降压、明目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胃肠炎、内伤出血、肾炎、肾结核、淋病及目赤肿痛等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一种值得人工种植推广的野生蔬菜。一、荠菜的生物学特征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1~2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势及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旱、耐瘠…  相似文献   
27.
菱角对农村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吸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浮叶植物对农村富营养化废水中营养盐的去除效果,选定华龙村4个典型水塘,以人工种植菱角(Trapa bispinosa)为试验对象,研究菱角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TN)、硝态氮(NO_3~--N)、氨态氮(NH_4~+-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Cr)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经过75 d的试验研究,试验区水塘的TN、NH_4~+-N和NO_3~--N的浓度分别从55 mg/L、25 mg/L和3 mg/L降至13 mg/L、4.3 mg/L和2.1 mg/L,去除效率分别为62.3%、74.5%和23.5%;TP及CODCr的浓度从3.3 mg/L和120 mg/L分别降至1.45 mg/L和52.5 mg/L,去除效率为56.9%和56.3%;对照区水塘各营养元素去除率较低。菱角对农村废水中的N、P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对重度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物优先吸收NH_4~+-N,对TN的去除影响较大;NO_3~--N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TP的吸收需要更长的时间。菱角对重度富营养化农村废水营养盐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为应用水生植物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菱角萤叶甲取食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国外菱角生物防治的天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温度对不同地理种群菱角萤叶甲幼虫和成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取食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16~28℃),当温度过高(〉31℃)时取食量开始减少 幼虫、成虫取食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温度28℃左右 与幼虫相比,成虫取食量较大,危害期较长 建立了取食量与温度间关系的模型,经检验能较好地拟合试验数据 同时对不同地理种群菱角萤叶甲的取食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间取食量有了很大差别,保山种群的世代取食量是泰安种群的2倍。[结论]温度是影响菱角萤叶甲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保山种群是国外控制菱角的潜在理想天敌。  相似文献   
29.
猪肉菱角同食肝会疼,鸡肉芹菜相忌伤元气。 牛肉栗子同食后会呕吐,羊肉西瓜相会便互侵。 兔肉芹菜同食伤头发,鹅肉鸡蛋同食损脾胃。  相似文献   
30.
树勋镇位于海门市中部,全镇沟河纵横交错,水面资源丰富。2002年引进“五月红”菱种4000kg,全镇发展种植面积近1000亩。为摸清菱角害虫种类,掌握防治方法,减少菱角害虫危害,提高水面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笔者重点对危害菱角各种害虫进行观测调查、药剂防治试验等探索,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