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7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林业   1413篇
农学   263篇
基础科学   29篇
  159篇
综合类   3031篇
农作物   258篇
水产渔业   611篇
畜牧兽医   967篇
园艺   268篇
植物保护   84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基于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所做的风险评估,为保护种群数量减少的蜜蜂,2013年5月欧盟委员会(EC)通过了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拜耳公司的噻虫胺和吡虫啉,先正达公司的噻虫嗪,在吸引蜜蜂或其他授粉者的农作物上禁用2年的决议。2013年8月,两家公司均对欧盟委员会提起诉讼。EFSA评估的重点是对蜜蜂暴露于杀虫剂的三条主要途径进行风险评估:施过药的植物花蜜和花粉中的农药残留;种植含杀虫剂的种子时或杀虫剂经颗粒施用时产生的尘埃;施过药的植物吐水液中的农药残留。他们发现,在这三种情况下均对蜜蜂生存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92.
93.
八蕊单室茱萸为云南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访问调查,确定八蕊单室茱萸可能分布的区域,开展种群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八蕊单室茱萸目前仅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有10个天然种群,其种群规模已低于最小可存活种群,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亟需开展保护工作。生境破坏和生境片段化是导致八蕊单室茱单室茱萸濒危的人为因素。提出收集种质资源、营建和管护近地保护种群、建立迁地和回归种群等保育建议。  相似文献   
94.
为明确大豆蚜种群数量与其天敌昆虫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a(Pallas)]及花蝽(Orius sp.)的田间发生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借助直接观察法,对哈尔滨地区大豆蚜及上述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2008-2014年)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各年份大豆蚜种群数量峰值及峰值日后第6天各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并对大豆蚜与天敌昆虫的发生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6月为大豆蚜的田间始发期,7-8月为其田间猖獗期,9月为其消亡期。在大豆蚜的始发期和猖獗期,田间均有龟纹瓢虫(成虫和幼虫)、异色瓢虫(成虫和幼虫)及花蝽(成虫和若虫)的发生。龟纹瓢虫幼虫和异色瓢虫成虫的田间种群数量与大豆蚜的种群数量间均呈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地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经常需要对动物个体进行标记,而传统的剪耳、剪趾标记法会造成动物伤害、影响动物行为等,与动物福利相悖。利用PIT标签于2014年秋季在祁连山东段标记高原鼢鼠30只,研究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及越冬后体重、体长和尾长变化。结果表明,样地内高原鼢鼠估算种群密度为44只/hm2;越冬后高原鼢鼠平均体重为222.07g,显著高于越冬前平均体重193.74g,平均体长为19.4cm,显著高于越冬前平均体长18cm;雌性与雄性的体重增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被动式电子标签同时可适用于地下啮齿动物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是地下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一项新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6.
97.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坚持以"全部种群治理"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策略,强化彻底消毒与淘汰思想,完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的配套技术,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实行绩效激励机制,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经蚕种生产检验,收到良好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98.
通过性信息素诱捕技术对甘肃省武威市3种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省武威地区果园中1年发生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不同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种群消长动态有一定差异,梨园中除越冬代成虫发生量最高外,其余几代均低于李园和杏园;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为李园杏园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要掌握成虫发生高峰期这个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99.
选择徐州市林果场、云龙区和新沂市等受杨小舟蛾危害较重的不同类型杨树林分的未放蜂区(CK)和放蜂区,分别测定白蛾黑基啮小蜂在自然和人工释放2种状态下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该蜂林间自然种群数量以越冬代最高,对杨小舟蛾越冬蛹的寄生率高达(22.2±5.8)%,极显著高于第1~4代蛹(3.4%~6.4%);于越冬代和第2代害虫蛹期人工释放该蜂,释放后当代小蜂种群数量明显上升,可显著提高释放当代(越冬代和第2代)害虫蛹的寄生率,并对释放后各代害虫蛹具有一定的持续寄生效果;各代小蜂室温下的羽化进度均与相应世代寄主蛹发育进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0.
对泰宁峨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让木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泰宁交让木种群个体数从幼苗到老龄树逐渐减少,种群结构为正金字塔型,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个体主要集中分布在9m以下的垂直生长空间,为小乔木;在不同海拔区域上,交让木种群个体数主要集中生长于1300~1500m之间,种群个体分布格局为集聚分布;交让木种群生命期望值随着径级增加呈递减,种群存活曲线为典型的"Ⅱ型"成活曲线,交让木的特殊生长环境,在整个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林,生长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