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4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601篇
林业   1544篇
农学   254篇
基础科学   49篇
  959篇
综合类   3801篇
农作物   217篇
水产渔业   780篇
畜牧兽医   949篇
园艺   184篇
植物保护   444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489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江河源区人工草地建成后植被恢复效果、生长动态、植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及其演替的分析表明:植物生长季节,垂穗披碱草人工、半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和高度的增长趋势符合“慢(初期)-快(中期)-慢(后期)”的S型规律,植被盖度的增长趋势符合“快(初期)-慢(中期)-慢(后期)”的规律。人工草地建植后第二年,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量、优势种群特征、草场质量和土壤特征因不同草地类型而有所变化。人工草地在建成后4年内植物群落由“生产稳定性”急剧向“生态稳定性”转化,呈现出明显的退化态势,退化原因与毒杂草侵入和有效养分逐步匮缺有关。加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成以后的后期管理如灭杂、灭鼠、施肥和禁止放牧等,对防止人工草地退化,提高利用效率,保证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生产稳定性与生态稳定性之间的平衡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2.
对果洛州大武滩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典型样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及植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该草地植被由24种植物组成,隶属13科22属。藏嵩草为优势种,次优势种植物有华扁穗草和鹅绒委陵菜。植被多样性指数(H′)为3.06,生态优势度指数(D)为0.82,均匀度指数为(J′)值为0.96。地上植物量干重为558.7g/m2,地下植物量为6734.13g/m2。地下植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处,为4071.7g/m2,占0~30cm植物量的60.46%。草地地上植物量按经济类群划分,莎草类、阔叶草类和禾草类植物分别占鲜重的69.9%、26.28%和3.78%;占干重的75.3%、20.3%和4.4%,草地植物群落以莎草科牧草为主。  相似文献   
143.
大武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群落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大武地区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立的3龄和7龄单播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结构和植物量组成的研究,分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管理下,3龄和7龄垂穗披碱草单播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仍然以垂穗披碱草为优势建群种,3龄和7龄单播人工草地地上植物量为377.4g/m2和371.2g/m2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黑土型”退化草地250.1g/m2的水平。地上植物量组成中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比例高达99%以上,而“黑土型”退化草地毒杂草比例占到了98%。人工草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4.
调查表明,东乡野生稻原产保护地蜘蛛群落优势科为狼蛛科、跳蛛科、管巢蛛科、球蛛科、肖蛸科,相对丰度分别为0.5010、0.1529、0.0785、0.0657、0.0559、0.0399、0.0392,其丰盛度总和达0.8540,构成了蜘蛛群落的主要成分;巨蟹蛛科为稀有科。优势种为拟水狼蛛、沟渠豹蛛、中华狼蛛、横窝希蛛、黄斑纯蛛、白纹舞蛛、微菱头蛛、柔弱锯螯蛛,其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1802、0.1209、0.0833、0.0589、0.0484、0.0445、0.0417、0.0413,丰盛度总和达0.6192,埃比熊蛛等为稀有种。调查还表明,不同时期的物种丰富度变化不明显,但在6~7月间,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各物种种群发生数量大,分布相对均匀,优势种不突出,群落结构较合理,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45.
采取不同的棉苜间作方式,研究了棉苜间作棉田天敌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规律、棉蚜与天敌的消长动态,以及棉苜间作对棉田蚜虫的控制效应。与常规单种棉田相比,间作苜蓿棉田内的瓢虫、蜘蛛、草蛉种群数量大幅度增长,尤以每隔1膜间作75cm苜蓿带处理区为甚,分别增长了318.0%、120.9%和79.6%。间作或邻作苜蓿的棉田天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常规单种棉田,表明间作和邻作苜蓿带并适时刈割,可以提高棉田内天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刈割苜蓿带对棉田棉蚜及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天敌的数量动态影响较大。在棉蚜上升初期刈割苜蓿带,使棉田内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天敌数量急剧上升,棉蚜数量大幅下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棉田棉蚜的暴发。  相似文献   
146.
1蜘蛛的分类根据棉田蜘蛛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可以将棉田蜘蛛群落分成5个亚群落:穴居型蜘蛛亚群落、结小型网蜘蛛亚群落、地面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结大型网蜘蛛亚群落和棉株上游猎型蜘蛛亚群落。1.1穴居型蜘蛛指穴居在地下,只在捕食或配偶时外出活动。主要包括:栉板蛛科、虫室螳科、地蛛科和隆头蛛科共5种占棉田蜘蛛总数的2.44%。这类蜘蛛主要捕食地下害虫。1.2地面活动型蜘蛛指游猎于地面的蜘蛛。这类蜘蛛一般不爬到棉株上。不结网。这类蜘蛛活动范围广,主要捕食地下害虫。主要包括狼蛛科和平腹蛛科,共39种。约占棉田蜘蛛种类总数的19.02%。有…  相似文献   
147.
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地及周边农田鼠类群落组成进行调查研究,在退耕还林还草地共捕获鼠类6种728只,以根田鼠和高原鼢鼠为优势种;农田中共捕获各种鼠类3种75只,以长尾仓鼠为优势种。比较发现,退耕还林还草后,鼠类群落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之相适应,鼠害治理应针对不同的鼠类种群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8.
乌鲁木齐地区三种不同景观鸟类群落结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4年3-6月在乌鲁木齐地区,对三各不同景观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可划分为3类群落:干旱荒漠为角百灵+沙群落群落A);干旱草原为角百灵+领岩鹨群落群落B);干旱灌丛云雀+漠莺+靴篱莺群落群落C)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以群落C最高(1.8867),次为群落B(1.8837),群落A的多样性最低(1.5212)种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9.
在具有相同生态位的畜禽寄生蠕虫构成的29个种对中,多数不具亲和性,仅2对具有明显亲和性,且均为家畜寄生蠕虫,即寄生山羊瘤胃的鹿同盘吸虫和长菲策吸虫,以及大肠的微管食道口线虫和辐射食道口线虫;种间关系程度则多为负关联,其中完全负关联的有12对,仅有4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关联;家畜寄生蠕虫的种群值明显高于家禽。分析结果提示,相同生态位的畜禽寄生蠕虫的种间关系普遍存在在负关联的缺少亲和性的现象,寄生空间  相似文献   
150.
微孔草的分布及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钦  尚可政 《草业科学》1998,15(1):18-26
采用定量样地法,对孔微草这一特种油料植物的群落结构、群落变异以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孔草干物质生产量占总量的比率,休闲地为9.16%、撩荒地为16.90%、油草地为15.32%、燕麦地为10.66%、青稞地为5.97%;群落系数相应为87.09%、87.91%、91.82%、95.65%、93.60%;优势度相应为9.60%、13.45%、11.99%、16.61%、7.13%。经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