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探究红桦组织培养各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建立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红桦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方法,6-BA、NAA浓度对休眠芽萌发、增殖培养的影响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IBA和蔗糖浓度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的红桦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22.
红桦树体高大通直,成材快,出材率高,耐寒性强,是秦岭林区中山、亚高山地带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之一。它木材坚韧有弹性,富光泽,是家具、细木工的优质材种,也是胶合板材、枪托、乐器、室内装饰、造纸、鞋楦等的优质用材,树皮含油及芳香油,可提制烤胶及蒸制桦木胶油。  相似文献   
23.
秦岭南坡2种林分类型林冠层对大气降水水质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秦岭南坡2种林分类型的林冠层对大气降水水质的影响,探讨林冠层对大气降水水质的生态学效应,为水源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秦岭火地塘林区选取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ill)林和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林2种林型,检测大气降水通过这2种林分林冠层所形成的林内穿透雨的水质,并与大气降雨的水质进行比较,研究林冠层对水质的影响。【结果】红桦林、锐齿栎林林冠层均有降低雨水酸性的作用,其中锐齿栎林提升降水pH的能力相对较强;2种林分的林冠层对大气降雨中的NO-3均表现出较强的吸附作用,而对于NH+4则表现出较强的淋溶作用;锐齿栎林林冠层吸附大气降雨中Na的能力及被大气降雨淋溶出PO3-4、Ca和Mg的能力均明显强于红桦林林冠层;红桦林林冠层被大气降水淋溶出K的能力明显强于锐齿栎林林冠层;红桦林林冠层和锐齿栎林林冠层对降雨中Cu、Pb、Cd、Cr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2种林分对同一种元素的净化能力基本接近;锐齿栎林林冠层净化大气降水中As的能力要优于红桦林林冠层。【结论】森林林冠层对大气降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24.
红桦,又名纸皮桦,桦木科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树高15~20米。叶片卵状或椭圆形卵状,长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缘有重锯齿。果序长3厘米~3.5厘米,果翅膜质,一般生长在1900米以上,喜阴树种,耐寒,适应褐黑色和褐色土壤。  相似文献   
25.
采用控制环境生长室研究了2个密度水平下CO2浓度升高对红桦幼苗干物质分配与营养的影响,并分析了红桦干物质分配与养分浓度的关系。试验设2个CO2浓度水平(350和700μmol.mol-1),每个CO2浓度水平下又设28和84株.m-2两个密度水平。结果表明,升高CO2浓度可促进红桦幼苗生物量的增加,但对根冠比没有显著影响。促进效应的存在是由于短期内CO2浓度升高后植物大量吸收了土壤速效养分。CO2浓度的升高加速了土壤养分的消耗,但植物各器官N、P含量均下降,这是由生物量迅速增加产生的稀释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26.
采用不同基质培养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苗木,观察不同处理对容器苗生物量和地下部根系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红桦基质容器育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定4个处理,分别是:常规营养土(CK),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混合物(Z1),玉米腐熟穗芯+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混合物(Z2),草炭土+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混合物(Z3)。结果表明Z1处理下,根系的比根长、总表面积和总根尖数最大,分别比CK提高了29.7%、49%和87%。根系直径表现为Z2最粗,为0.73cm,是对照的2.13倍。Z3根、茎、叶和总质量的干质量均最大,分别比CK提高了1.37倍、2.41倍、0.88倍和1.24倍。可见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的育苗基质有利于根系的发育,而草炭土+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的育苗基质有利于干质量的增加,最有利于红桦的生长。考虑到草炭土价格较贵,且不可再生,所以,建议推广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的红桦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高(HD)、低(LD)两个种植密度下红桦幼苗的树皮和去皮树干特征对CO2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不论是否达到显著水平,树皮厚度、树皮基部横截面积和树皮体积均受到CO2升高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到种植密度升高的负作用。低密度处理中,CO2升高对去皮树干的大部分特征没有显著影响,高密度处理中,CO2升高对去皮树干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两个CO2处理下,所有的去皮树干的特征参数都受种植密度增加的影响而降低。此外,研究结果还发现树皮和树干对CO2升高和/或种植密度的反应程度不同,但反应方向一致。由于本实验是在控制环境生长室中对幼苗进行的,因而实验结果不宜外推到自然界生长的成年树木上。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对青海省的红桦、白桦二种桦木科的野生植物的籽油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这二种野生植物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86.76%,86.84%。  相似文献   
29.
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布置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红桦树种的播种育苗,试验研究表明:红桦播种育苗时土壤基质、种子处理应以腐殖土(腐殖质∶细沙=1∶1)和水浸处理最为理想,适当遮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红桦是我国特有的桦木科高大落叶乔木,也是我国暖温带森林主要建群种之一,具有观赏、经济和生态价值。通过对秦岭两地区红桦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研究,阐明红桦种群年龄结构特征及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建立种群发展预测模型,揭示红桦种群自然更新障碍原因,为今后红桦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林场和甘肃省礼县洮坪林场红桦种群调查与统计,绘制红桦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建立种群发展预测模型,同时结合种群动态数量化法和数量时间序列分析法揭示红桦种群的发展趋势。  结果  两地种群年龄结构均在Ⅲ龄级时个体数最多,种群主要由幼龄个体组成;两地种群均是前期先衰退后增长,中期短暂衰退后增长,在Ⅵ ~ Ⅶ 龄级急剧衰退;洮坪种群比火地塘种群更早进入衰退期,其种群更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两地红桦种群的存活曲线都趋向于Deevey-Ⅱ 型。  结论  火地塘和洮坪两地红桦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呈不规则的金字塔型,种群发展主要靠中老龄个体维持;两地红桦种群现阶段都为增长型种群,且都对生境因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洮坪种群尤为明显;在未来两地红桦种群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幼苗,自然更新较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保护和恢复红桦种群的策略:人工培育幼苗移植到种群的林窗内;对幼龄林采用“3年5次”的抚育方式,对中龄林采用整枝、修剪、除灌等方式进行抚育;对于郁闭度达0.9以上的林分,适当间伐,每公顷保留1 500株左右,提高种群的自然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