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43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26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海水对虾养殖塘排放废水生态处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水对虾养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悬浮颗粒物和氨氮的去除,构建了排水沟中沉淀及大型海藻吸附、贝藻协同净化和人工红树林湿地深度净化的生态处理工艺路线,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各处理单元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总结,得到一组相对较切合实际的设计参数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2.
沿浦湾秋茄种植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生态位和功能群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沿浦湾2014年10月(秋季)和2016年10月(秋季)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功能群分类和冗余分析(RDA)等指标与方法,分析秋茄(Kandelia candel)种植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位、功能群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秋茄种植后广生态位种和中生态位种物种数占比与种植前相比较均有所增加,窄生态位种物种数占比减少。种植前生态位重叠值最大的种对为大青弹涂鱼(Scartelaosgigas)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0.94),种植后则分别为豆形拳蟹(Pyrhila pisum)和微黄镰玉螺(Lunatica gilva)(0.99)、堇拟沼螺(Assiminea violacea)和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0.99)。种植后高、中潮带功能群多样性较种植前上升,而低潮带功能群多样性下降;种植后浮游生物食者(Pl)、植食者(Ph)和杂食者(Om)的密度较种植前均增加,而肉食者(Ca)的密度略有减少。秋茄种植前3个潮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秋茄种植后高潮带与低潮带,以及中潮带与低潮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冗余分析(RDA)得出,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较大影响的因子由种植前的铅、镉和石油类变为种植后的锌、镉和砷。总之,苍南沿浦湾秋茄林种植对大型底栖动物生态位和功能群总体上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它是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产者,对保护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植物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红树林生物量的研究,对于了  相似文献   
104.
红树林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海南清澜港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8个土壤因子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林5~20cm 土层细菌数量达1.0×10°~12.9×10cfu/g(cfu∶colonyforming units),放线菌数量达0.7×10'~19.0x 103cfu/g,真菌数量达0.5× 102~5.2×102cfu/g。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H、含水量、全磷量、全钾量明显影响土壤细菌的数量;土壤pH、有机质含量、有效钾含量明显影响放线菌的数量;土壤pH、全钾量明显影响真菌的数量。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通径分析),仅有土壤pH是影响细菌、放线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8和1.15,并且两者都达显著水平∶全氮、速效钾通过土壤pH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间接作用也比较大,两者对细菌数量的作用系数都为0.4,对放线菌数量的作用系数都为0.58.土壤pH对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作用可能与红树林土壤普遍偏酸的现象有关,而多数细菌、放线菌类群生长的最适pH为6~8.真菌的线性回归模型未达显著水平,未能运用通径分析法来估计土壤因子的影响作用。这可能因为多数真菌类群嗜酸(pH5~6),而被调查的16个土样,有9个样品pH<5,有2个样品pH>6,土样pH的这种分布使其对真菌 数量的影响作用不能用线性模型来拟合。  相似文献   
105.
红树林是单位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够持续地固定有机碳,对全球碳平衡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深远影响。在海南岛北部东寨港、八门湾、新盈港地区等典型红树林湿地的林内、林缘和光滩开展垂直采样,共采集15个样点,在室内对样品的有机碳含量、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探讨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碳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红树林湿地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为0.88~134.00g/kg,平均为25.18(±10.34)g/kg。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八门湾红树林(36.61g/kg±4.46g/kg)东寨港红树林(25.57g/kg±3.14g/kg)新盈红树林(13.36g/kg±1.71g/kg);水平分布规律为林内(41.69g/kg±0.71g/kg)林缘(21.24g/kg±0.43g/kg)光滩(13.88g/kg±0.32g/kg);垂直分布最大值出现在10~20cm土层,为32.11(±3.45)g/kg。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粘粒和粉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和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6.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带上特有的森林群落,为极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海南红树林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红树植物38种,其中真红树植物26种,半红树植物12种,属典型的东方群系。因环境破坏、生境丧失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多数物种的生存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群落结构日趋简单;水椰Nypa fruticans、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海南海桑Sonnerati hainanensis等物种已处于濒危状态。笔者由此提出"两个核心+四个层面"的恢复手段,即建立种质资源保育基因库、采取红树林复合种植模式、完善红树林立法体系、加强红树林科研深度、提高遥感技术利用水平以及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等多种保护策略,为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福建各地区主要红树植物的形态特征。[方法]2015年3~5月对福建省沿海各地区树龄在5 a以上的红树植株形态指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福建省5 a以上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的平均高度为2.0~3.0 m,基径为10~20 cm,叶片面积为10~30 cm2,长冠幅为2.0~3.0 m。[结论]福建省全省秋茄的形态特征主要受到纬度因子的影响,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8.
为充分发挥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提高红树林的旅游价值,以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声景观评价和森林美景度的研究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红树林的声景观做出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声景观指标的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珠海淇澳岛红树林声景观美学指数为7.254,属于较美等级(Ⅱ级);声音的音高、频率及声景观类型的相对丰富度是影响该保护区红树林声景观美学指数的重要因素。为红树林声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广西红树林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摸清广西红树林的数量分布 ,采用遥感、GIS和GP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红树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在此基础上以自然海湾为研究单位 ,对广西红树林的空间分布、群落类型和覆盖度、树高等级等林分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红树林在宏观上沿整个海岸线呈展开式均匀分布 ,在 14 89 64km海岸线中 ,间断距离 <2km的红树林岸段占海岸线总长度的 75 7% ;14个海湾中有 10个海湾的红树林岸线率≥ 80 % ;红树林分布由海岸 (堤 )向外海延伸 50~ 10 0 0m ,最远外延达 2 82 0m ;74 4%的红树林分布于海堤外侧 ;桐花树群落 (Comm .Ae gicerascorniculatum)、白骨壤群落 (Comm .Avicenniamarina)、秋茄—桐花树群落 (Comm .Kandeliacandel,Aegicerascornic ulatum)和白骨壤 +桐花树群落 (Comm .Avicenniamarina ,Aegicerascorniculatum )为优势群落 ;61 9%的红树林覆盖度≥70 % ;78 1%的红树林平均高度 <2 0m  相似文献   
110.
全球气候变化对浙江沿海红树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婕  豫秦  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42-9744
浙江是我国人工引种红树林的最北界。从3个方面论证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浙江沿海红树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浙江省红树林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