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6篇
  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由于从事繁殖配种的人员增多 ,繁育工作相应出现了各种问题。笔者就此对牡丹江市区个体奶牛户的繁殖配种情况做了调查。1 繁殖配种工作的基本情况1 1 繁殖配种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牡丹江市从事牛繁殖配种的人员大约有 2 0人左右 ,受过中专以上教育的 4人 ,其它为受过短期培训而上岗的人员。繁殖配种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 ,繁殖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不多。进行配种只会简单操作 ,有的妊娠检查做不了 ,能进行繁殖疾病诊断治疗和指导饲养管理的人更少 ,素质普遍较低。1 2 繁殖配种方面经验缺乏牡丹江市区奶牛户共有奶牛大约千头左右。繁殖配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3.
104.
采用青六号、青一号、选大二号、高新一号(引进对照品种)4个不同的柞蚕品种,进行区域适应性比较。结果表明:高新一号在牡丹江地区表现优良,产卵量高,高新一号平均单蛾产卵量(265粒)〉选大二号(261粒)〉青一号(249粒)〉青六号(247粒);幼虫发病率和死笼率低,分别为1.6%和0.66%;幼虫生命率为95.91%,收蚁结茧率达到88.2%,茧层率为10.73%,主要经济指标优于青六号、选大二号和青一号品种。  相似文献   
105.
<正>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北方地区依托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加大投入,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牡丹江地区(海林、尚志)和大兴安岭等城市发展尤其显著。平菇、姬菇、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双孢菇、香菇、木耳和鸡腿菇都有种植,其中以黑木耳产量居首,香菇、平菇产量稳定并具备相当规模,其它食用菌品种产量可观。2003年以来,年增长比例达到20%,2005年产值达到了300亿元,带动周边地区2 000万剩余劳动力,食用菌产  相似文献   
106.
107.
文章在分析牡丹江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牡丹江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 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快牡丹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牡丹江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 供较好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牡丹江地区的地理条件适宜水稻生长,近年来其水稻产业稳步发展,为进一步促进该地区水稻生产,通过对牡丹江地区的水稻品种、种植面积、产量、加工状况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了牡丹江地区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牡丹江市水稻产业更好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牡丹江地区,先覆膜后栽烟的膜外栽烟种植技术进行了详尽阐述,指出了该技术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难点和操作方法。将该种植技术同传统种植方法进行比较,以牡丹江市该种植技术的应用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在提高烟《质量和产量等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0.
在查清牡丹江流域中下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角度,对预防监督、生态监测、技术支持内容进行了论述,结合耕作、林草、工程措施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规模。对该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各项效益显著,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