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573篇
林业   660篇
农学   330篇
基础科学   660篇
  558篇
综合类   3093篇
农作物   302篇
水产渔业   277篇
畜牧兽医   4452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737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605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小美旱杨耗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热脉冲对河套灌区农田防护小美旱杨(Populus popular’s)日蒸腾耗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态下,小美旱杨的日蒸腾耗水量变化曲线呈宽峰状,随着林龄增加,日蒸腾耗水量逐渐增加,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灌水时日蒸腾耗水量:萌生苗日蒸腾耗水量大于扦插日蒸腾耗水量。  相似文献   
52.
在光照培养箱中用35/28℃、40/30℃、42.5/30℃(每天光、暗均为12小时)不同变温热处理新会橙病苗92天可获得部分无碎叶病苗木,102天后所获苗木均不带碎叶病毒。 在玻璃温室中7~9月自然高温处理带病蕉柑、德森温州蜜柑、槾桔病苗60天,不能使碎叶病毒失活,但上一年8月份嫁接的苗木一直置于玻璃温室中,第二年9月份(计380天)采芽繁殖鉴定,所得植株均不带碎叶病毒。  相似文献   
53.
54.
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浙江海宁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所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3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55.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困难,后肢无力。此病虽然为良性经过,但发病面广,流行快,奶牛感染后产奶量急剧下降,部分奶牛因后肢无力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故此病对奶牛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我新桥街道2004年8月份统计共存栏奶牛567头,从8月8日开始到9月13日持续一个多月,共发生该病326头,发病率为57%。急性死亡12头,因病瘫痪淘汰9头,发病后流产20头。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侵害牛,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牛均可感染。犊牛症状较轻,高产牛、重胎牛症状严重。从8月初起,该…  相似文献   
56.
猪血免疫球蛋白的热稳定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猪血免疫球蛋白在各类食品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对猪血免疫球蛋白 (PIgG)的热稳定性及热变性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PIgG在 6 0℃以下很稳定 ,6 0~ 6 5℃比较稳定 ,大于 70℃变性明显加快 ,超高温杀菌 (12 0℃ ,4s)条件下 ,PIgG几乎失活 ;其热动力学反应为 1 2级 ;在 6 0 ,6 5 ,70 ,75 ,80 ,85和 90℃ ,PIgG热变性的D值分别为 33 333× 10 3 ,14 2 86× 10 3 ,3 333× 10 3 ,0 4 76× 10 3 ,0 2 2 2× 10 3 ,0 16 9× 10 3 和 0 0 76× 10 3 s ,在此温度范围内的Z值为 10 81℃ ,表观活化能为 2 2 7 31kJ·mol-1。  相似文献   
57.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围产期,即分娩前3周(干奶后期)至分娩后的前2周(初产期)。奶牛围产期经历着一系列来自自身生理状态改变、饲粮改变和外界环境改变的变化。各种感染性和代谢性疾病如产乳热,酮中毒、胎衣滞留、子宫炎和真胃移位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因此人们特别关注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养好了,围产期顺利度过,生产能力正常发挥;养不好,则奶牛健康状况差。  相似文献   
58.
针刺家兔大椎穴对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9.
热应激期间维持家禽生长和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莉 《中国家禽》2001,23(15):38-39
1能量供给   在高温引起的应激期间,随着饲料消化率的下降,家禽的能量摄入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机体所需的代谢能也将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机体用于维持的能量需要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浓度的途径可以部分阻止饲料消化率的下降及生长速度的减慢。因此,饲喂高能量浓度的日粮可以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与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相比,脂肪的热增量较低,因而建议当气候条件炎热时,在产蛋鸡和肉仔鸡的饲粮中添加脂肪。脂肪的添加也有助于降低饲料经过胃肠区的速率,利于机体对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