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300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273篇
  161篇
综合类   2004篇
农作物   208篇
水产渔业   103篇
畜牧兽医   368篇
园艺   425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吴家阔 《农业考古》2004,(2):320-32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其两国的文化交流往来,已经久远非浅了。中国禅宗茶文能率先传入日本国,应归功于日本僧人一家。  相似文献   
12.
1、干旱,众所周知向日葵是一种抗旱、耐盐碱的作物,但这并不说明向日葵生长发育不需要水份或只需要较少的水份,相反向日葵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据测定,向日葵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需要469—569公斤水。向日葵从出苗到现蕾之前,是抗旱能力最强的阶段,但从现蕾到开花结束这一时期,向日葵需水量最大,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60%,  相似文献   
13.
14.
水稻白叶枯病重在早防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江苏省植保站信息,今年淮北和沿淮地区易感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水稻品种如徐稻3号、徐稻4号、盐稻8号以及一些杂交籼稻品种种植面积大,受前期涝灾影响,7月上旬不少地区均查见白叶枯病发病中心。白叶枯病在沿海、沿淮及淮北局部地区将中等至偏重流行,8月上中旬进入流行盛期。另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份江准地区降雨正常偏多,热带风暴和台风个数较常年略多,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白叶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苹果树留果量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按距离留果法此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一般大型果品种每相距20~25厘米留1个果,中型果品种每隔15~20厘米留1个果。2叶果比法据研究表明,1个果实消耗的营养需要多少叶片来供应是有一定数量的。果实个头越大,需要叶片的供应越多。反之就越少。小型果品种(红玉、国光等)叶果比以40~50∶1为宜;大型果品种(元帅、金帅等)叶果比为50~60∶1,富士为60~70∶1。(编者按:矮砧树光合功能强,一般叶果比为20~30∶1)3枝果比法此法是以果实个数为基础,按每个果实平均拥有的新梢数量来表示。元帅系、富士系、秦冠、金冠等的枝果比多以3~5∶1较适宜。就…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再生稻组合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不同熟期的杂交水稻组合与早稻同期播插,收后蓄再生稻,筛选出再生力强、产量较高的65396、两优培九、丰两优1号,再生稻单产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加28.3%,25%,15.57%;丰两优1号、两优培九和65396头季+再生稻单产分别比汕优63增加15.69%,7.02%,1.77%;头季稻留桩高度以20-30cm为宜;头季+再生全生育期平均为185.4d,生稻收后还有100d左右的无霜期天气,有利于种植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为种植结构调整探索出了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17.
沿淮地区小麦优化栽培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小麦产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的田间栽培试验耗资大、周期长,且很难摸清各栽培因子间的综合交互关系,重演性较低。为此,我们引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几个主要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筛选出高产、优质最佳农艺组合方案,为沿淮地区小麦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大棚、露地栽培配套,提早采收春笋、秋笋弥补空缺,以大棚、露地和秋笋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常年采收芦笋,提高芦笋效益的栽培技术。本文对芦笋栽培模式、大棚栽培、秋季采笋、品种选择和母茎留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