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6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794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34篇
  33篇
综合类   1559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288篇
植物保护   4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寄生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的寄生作用,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在室内测定桑天牛卵啮小蜂寄生后桑天牛卵内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桑天牛卵内的蛋白质图谱变化顺序被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寄生改变了,尤其是前3d的蛋白质条带变化比较显著,寄生1d的桑天牛卵内比未被寄生的卵内多出3条谱带,分别为200kD、170kD和150kD,到寄生2d时又一起消失了;与此同时又新出现1条小于43kD的蛋白质带,该带到第10天时仍然存在;这表明前3d是寄生作用的关键时期,出现一些特异性蛋白质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02.
为全面掌握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各虫态的发育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桑天牛卵啮小蜂的胚后发育,并采集图像。桑天牛卵啮小蜂卵期只有1 d,寄生桑天牛卵2 d时可见初孵幼虫,体小透明,卵圆形,淡黄色;寄生3~5 d时,幼虫逐渐变长呈梭状;寄生6~10 d时,体中部膨大尾部渐尖,分节明显,共13节;寄生15 d时,体色逐渐变白,体内已呈黑色;20 d时开始化蛹。雌蛹体长1.80~3.70 mm,雄蛹体长1.60~2.80 mm,预蛹乳黄色,近椭圆形。寄生30 d时,腹部、头部均变黑,触角展开,即将羽化成蜂。  相似文献   
103.
李士洪 《北方园艺》2011,(2):161-162
结合文献资料调查了锈色粒肩天牛在平顶山地区的为害情况,并分析严重发生的原因,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了做好虫情测报和周年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4.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4岁,体质量50kg。因车祸伤及颈部,四肢活动障碍4d入院。入院诊断:(1)C6、C7骨折、脱位并完全性颈髓损伤,截瘫;(2)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并颈胸椎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05.
闽审稻2014015琼审稻2011014广西引种(桂农业公告[2015]3号)生育期适中:海南早造区试全生育期与T优551相当,福建晚稻区试生育期与谷优527相当,广西引种试验生育期比Y两优5814短4天。稻瘟病抗性好:海南早造区试田间综合表现中抗叶瘟和穗颈瘟;福建晚稻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  相似文献   
106.
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俗称大羊角、蛀心虫,除为害桑树外,还交叉为害杨柳、苹果、海棠、枇杷、无花果等树木。桑天牛在我国中原地区广有分布,幼虫、成虫均可造成为害。成虫将枝条咬断或将皮层咬破,幼虫钻蛀到树干之中,严重时使树干枯死。  相似文献   
107.
缪燕 《中国园艺文摘》2013,(7):52-52,60
研究发现,星天牛在江阴地区的黄山栾树上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越冬。翌年3月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底开始羽化,5~6月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上、中旬为产卵期,6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约1个月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从幼虫孵化到蛀入木质部前为防治适期,该期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根颈直径苜蓿生理生化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颈粗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抗寒性与其根颈中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对不同颈粗(3.50 mm,5.25 mm,7.00 mm)苜蓿根系进行低温胁迫(4℃,-10℃,-15℃,-20℃)处理,测定了苜蓿根颈活力、非结构碳氮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苜蓿根颈活力、非结构碳氮含量、非结构碳氮比(Cnstructured carbon nitrogen ratio,C/N)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低温胁迫的增加不同颈粗的苜蓿根颈活力均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淀粉含量、C/N和CAT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苜蓿根颈活力大小与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及C/N显著相关(P<0.05)。研究认为,根颈直径大的苜蓿抗寒性较强,其通过调控根颈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及C/N以适应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109.
水稻是全球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温带及高湿气候地区的重要栽培作物,但高温高湿气候又有利于各种病害发生,因此导致的减产损失极其严重。近些年,由于耕作栽培方式的改变,抗性品种研发推广,以及生物农药的合理使用使水稻病害有所好转,但稻瘟病的危害仍然比较严重。1稻瘟病的种类和发病特征稻瘟病是由稻梨孢真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病害,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  相似文献   
110.
eui基因作为"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第四遗传要素",二十多年来,备受国内外遗传育种学者的关注.最近,关于水稻穗颈伸长基因EUI的定位与克隆、功能鉴定及eui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概述了长穗颈基因eui的发现、定位与克隆、作用机制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