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08篇
  免费   1063篇
  国内免费   1186篇
林业   947篇
农学   1740篇
基础科学   886篇
  3832篇
综合类   17851篇
农作物   1307篇
水产渔业   970篇
畜牧兽医   8060篇
园艺   2151篇
植物保护   713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1117篇
  2022年   1131篇
  2021年   1150篇
  2020年   1053篇
  2019年   1257篇
  2018年   625篇
  2017年   937篇
  2016年   1057篇
  2015年   1169篇
  2014年   2029篇
  2013年   1972篇
  2012年   2582篇
  2011年   2595篇
  2010年   2206篇
  2009年   2173篇
  2008年   2202篇
  2007年   1982篇
  2006年   1868篇
  2005年   1591篇
  2004年   1096篇
  2003年   1006篇
  2002年   785篇
  2001年   740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了优化油用亚麻抗倒伏的肥料运筹措施,以‘陇亚11号’和‘定亚23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裂区设计,研究了钾肥(不施钾、52.5 kg K2O/hm2和105 kg K2O /hm2 3个水平)和硅肥(不施硅和90 kg SiO2/hm2 2个水平)用量对油用亚麻茎秆形态学、力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亚11号’的株高、重心高度及茎粗、壁厚、抗折力均显著大于‘定亚23号’,茎秆形态学及力学抗倒伏特性的综合影响下,‘陇亚11号’较‘定亚23号’倒伏率提高21.24%而产量降低9.43%。钾肥显著改善了抗倒的茎秆表观形态学特性,施钾后茎粗、壁厚、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提高而株高和重心高度降低,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7.35%和9.34%。硅肥对茎秆形态学、力学特性及籽粒产量均无主效应,但硅肥与钾肥的互作使茎粗显著增加。抗倒伏指数与茎粗、壁厚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品种间的茎秆抗倒伏特性差异较大,施用钾肥显著改善了抗倒的茎秆表观形态学特性,优化了茎秆机械性能,增强了油用亚麻的抗倒伏能力;供钾量较低时,硅肥与钾肥对茎粗的互作正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22.
4种微生物菌剂对多年连作甜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种微生物菌剂对土壤进行处理,探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特葆系列菌剂、谷乐丰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新型菌剂NBmelon的pH值高于清水对照,但只有施特葆系列菌剂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谷乐丰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启高系列生物系列菌剂处理的EC值和全盐显著高于对照;土壤粉粒总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砂粒总含量均低于对照,样品土壤以粉粒和砂粒为主,均值分别达到64.59%和34.47%,按照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为粉壤土。研究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具有提高土壤pH值、改良土壤酸性、增加土壤粉粒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魏继林  聂玲 《农业工程》2020,10(8):58-61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用水量和废水量日益增加。为有效处理废水,使其稳定达到排放标准,从当地生活垃圾和废水中筛选功能菌株来强化当地的A/O废水处理系统。筛选得到了高效COD去除菌2株和除氮菌2株,将其用于二级A/O废水处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平均增加6.5%,总氮的去除率增加11.6%,氨基氮和硝基氮的去除率增加33.0%和26.8%。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智能氮肥(pH响应性控释氮肥)在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下的适宜性,设置3种程度的干湿交替灌溉W1(灌水下限100%饱和含水率)、W2(灌水下限90%饱和含水率)、W3(灌水下限70%饱和含水率),3种施肥形式智能氮肥(SF)、普通无机氮肥(MF)以及不施氮肥(NF)的桶栽试验,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F×W1处理下下产量最高,为64.84 g/桶,高出常规氮肥21.8%(W1)、13.9%(W2).SF×W1处理下水分生产效最高,为3.17 kg/m3,SF×W2处理下灌水生产率最高,为1.20 kg/m3.智能氮肥在与适度干湿交替灌溉结合下,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是实现水稻节水、高产、控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
米槠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凋落物输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森林凋落物数量,进而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影响。本研究以亚热带米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凋落物量输入处理(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加倍、对照)下,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去除凋落物相比,凋落物加倍后0~10 cm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全氮(TN)、有效磷(AP)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30.30%、49.66%、12.77%和13.90%。与对照相比,凋落物加倍与去除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和下降(P<0.05),但凋落物加倍与去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凋落物加倍处理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放线菌(ACT)、真菌(F)丰度和总磷脂脂肪酸(TPLFA)含量分别比去除凋落物处理的土壤高68.35%、63.35%、82.65%、69.02%、40.56%和65.85%,而土壤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比值、真菌与细菌比值则分别降低11.64%和26.67%。冗余度分析表明,铵态氮是影响该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可见凋落物输入量变化改变了土壤养分有效性,进而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这对进一步深入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陕西省岐山县3大生态区域9个耕地质量监测点2017-2019年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定点监测结果发现:岐山县耕地地力总体提升,同一监测点习惯施肥区各种养分增幅更大,不同生态区域地力上升幅度不同,从速效性肥料持续供应、有机肥施入和秸秆还田、夏闲养地等方面分析了耕地地力提高原因,并从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夏闲地管护方面提出今后地力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27.
放牧是家畜饲养方式之一,是草地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利用方式,但放牧中的家畜家禽通过采食牧草、践踏土壤和牧草以及粪便排泄影响着草地植被和土壤,不同的强度的放牧对地下土壤与地上植被的影响不同,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放牧对地下部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土壤容重、有机碳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植被多样性及草群成分的影响等,旨在为今后家畜放牧行为研究以及放牧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而且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饮食安全问题,对食 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给农业行业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农业行业也要与时俱进。近些年,随着科 学技术不断发展,有机种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专家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进行了深入 分析,能够为农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还能够使农业产品更加安全可靠。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9.
进化树的构建是当代生命科学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可以分析未知微生物和已知微生物的亲疏关系,从而进一步获取微生物进化关系的重要证据。本文对微生物进化树的构建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进化树的原理,梳理了相关的理论,同时全面地介绍了最常用的构建进化树的软件及其功能,详细地介绍了微生物进化树的构建方法,以期为更便捷地开展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水稻均衡营养肥对杂交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稻均衡营养肥对杂交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养分吸收特性,以为精准施肥及秸秆还田养分循环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学参数。结果表明,水稻均衡营养肥处理的株高、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穗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稻谷中的总钾、S~(6+)和Fe~(2+)含量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总磷、Ca~(2+)和Mg~(2+)的含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总氮含量则基本相同;常规施肥处理的秸秆中总氮、总钾、Mg~(2+)和S~(6+)含量均高于水稻均衡营养肥处理,总磷、Ca~(2+)和Fe~(2+)含量基本相同。均衡营养肥处理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67.8%、60.0%和95.5%,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分别为32.3%、86.0%和100%。可见,水稻均衡营养肥能均衡的为杂交稻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