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6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谢松元  凌良新  丁丽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83-18485
对软件功能的研究发现,VB与Surfer编程语言之间可以实现ActiveX自动化连接。利用该方法将VB的强大软件开发能力和Surfer强大的绘图功能相结合,可实现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62.
在分析影响地质灾害活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隶属函数的建立方法及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周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程度进行评价,把周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程度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级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3.
本文根据某市的山洪地质灾害进行论述,从山洪的产生,到山洪对房屋住宅的破坏,通过对造成山洪的产生进行反思,积极提出对策,加强管理、预防山洪灾害、消除安全隐患等一系列的防护措施,积极抵御山洪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针对三峡库区万州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总结归纳了滑坡、危岩的现有监测技术与方法,选择合理监测内容,开发监测终端设备,采用“物联网”技术和C/S架构,将不同监测仪器进行集成,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最后以正在变形的万州区政协滑坡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情况。该系统能够对万州地质灾害进行全天候、实时连续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并能够及时提供预警信息给相关人员,大大提高了万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5.
以脱钩理论为基础,将改进后的脱钩模型运用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对2004—2010年甘肃省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2005—2010年的6年间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呈波动状锯齿形分布:2005—2008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常住人口数、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常住人口数之间为两个"绝对脱钩—扩张耦合"周期,2009—2010年为"绝对脱钩—负向耦合"关系;2005—2010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GDP、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GDP之间为3个完整的"绝对脱钩—扩张耦合"周期。研究甘肃省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脱钩关系,对于更好地认识全省地质环境、改造和利用地质资源以及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促进作用和现实价值,为今后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6.
基于趋势面分析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山西省绛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例,依据研究区地质灾害特点,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尝试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出的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灾害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可行的,可为解决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提供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针对现有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存在地质灾害数据时效性差、不准确以及需进行大量评价因子权值计算等弊端,该研究提出一种联合SBAS-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和PSO-BP(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算法来对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的方法。首先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得到研究区升降轨形变量,引入高分辨率影像等作为辅助识别,得到研究区地质灾害数据;然后,选取高程、坡度、升降形变速率等12个评价因子与是否为高危险区构建PSO-BP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并保存模型;利用保存好的模型得到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指数,通过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结合专家参与进行危险性分级,最终得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升降轨结合的方式对高山峡谷地质灾害进行识别,避免了单一轨道存在SAR成像几何畸变造成部分地质灾害不能识别或识别结果不全面等问题;利用SBAS-InSAR技术并结合高分辨率影像等辅助信息,可有效识别出活跃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和潜在地质灾害,解决了现有地质灾害点数据源时效性差、不准确等弊端;利用PSO-BP算法能跳过大量评价因子权值计算等弊端;为验证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选择信息量法和组合赋权法进行定量和定性比较,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准确度,信息量法、组合赋权法和该研究方法的AUC(Area Under The Curve)值分别为0.694、0.721、0.785,准确率为73.3%、76.2%、79.8%。利用该方法能更为有效的对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为防灾减灾事业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利用多时相,多平台卫星遥感数据,对四川省泸定县磨西台地的地质灾害开展了遥感监测.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发展演化趋势,判定了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为磨西台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遥感监测显示,自2006年1月2日至2009年12月21日的近4 a,磨西台地内无新发生泥石流和崩塌灾害,原已发生的泥石流和崩塌也未见明显复发,泥石流处于停歇期,崩塌处于稳定状态.大部分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只有1处新发生的滑坡还在发展之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需进一步加强监测.磨西台地岸坡的冲蚀滑塌和浅层流滑则一直在持续发展,对磨西台地岸坡的稳定构成威胁,并造成磨西台地面积的缩小,需要及时治理.  相似文献   
69.
采矿业是河南省嵩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采矿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地表塌陷、矿区生态系统破坏、大量侵占和破坏土地、污染空气及诱发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0.
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常用的预报预警建模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提出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