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120篇
基础科学   113篇
  54篇
综合类   460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采用氨基腰果酚作为配体与氯化铜制得了氨基腰果酚铜(Ⅱ)配合物(AC-Cu^2 )。通过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AC-Cu^2 的结构特征,并研究了该配合物催化引发单体聚合的特性。结果表明,氨基腰果酚分子中-OH、-NH-等功能基与Cu^2 发生了配位作用,形成配位数不饱和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在亚硫酸钠水体系中能催化引发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于室温、无搅拌、不除氧条件下聚合。  相似文献   
52.
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乙烯基类系列单体——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三元共聚单体注入西南桤木木材中,制成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AMA—WPC)。单体的注入用满细胞法,聚合用热引发法,并采用添加氯化锌对木材细胞壁进行活化等工艺对木塑复合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样品按照国标GBl927—1943有关规定进行测试,并结合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探讨了各因素对AMA—WPC材料接枝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与素材相比较,AMA—WPC的密度提高了59.8%,顺纹抗压强度提高了76.7%,抗弯强度提高了90.4%,抗弯弹性模量提高22.2%,端面硬度提高102.3%,径面硬度提高153.6%,弦面硬度提高152.2%,吸水率降低56.7%,湿膨胀率降低19.0%。  相似文献   
53.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 ,无水AlCl3作催化剂 ,由大茴香油在室温下反应 4h ,合成了聚合物大茴香油聚合树脂 (简称PAOR)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了树脂的分子质量 ,对树脂进行IR、UV测试分析 ,并考察了树脂对桔皮色素的柱层析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 ,合成树脂的分子质量约 1.0 2× 10 3,PAOR在 965cm- 1吸收峰减弱 ,在 70 0~ 80 0cm- 1之间出现 3个新峰 ;PAOR紫外最大吸收峰蓝移 11nm ,表明大茴香油中的双键参与了聚合反应 ,产物中存在芳环三取代物。讨论了反应机理 ,PAOR对桔皮色素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4.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胶的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求慧  吴瑞萱  韦铮  张得荣 《木材工业》2001,15(1):26-27,30
本文介绍了用该改性乳液胶合的贴面胶合板的性能改性聚乙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聚合工艺,经过改性的乳液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达到并超过日本二类特种合板标准,且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与普通乙酸乙烯酯均聚液接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
杨木/无机硅化物复合材处理工艺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磊  朱玮  赵砺 《木材工业》2001,15(3):8-11
用硅酸单体溶液(SAMS)处理及用硅酸钠-三氧化二硼-乙酸复合处理改性文县杨(Populus wenxianesis),制备杨木/无机硅化物复合材(WIC)。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工艺条件下,SAMS处理的杨木WIC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抗流失性,复合处理的杨木WIC的阻燃性能和防腐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6.
在体验经济时代到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传统中小型单体酒店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而逐渐陷入发展瓶颈.而精品酒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服务获得更多市场认同,成为多元化酒店市场的生力军.本文试从酒店设计角度,分析传统中小型单体酒店向精品酒店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希望能为部分传统单体酒店突出重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将脂松香(GR)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合成脂松香基甲基丙烯酸酯(GRGMA),然后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乙基纤维素-脂松香-油脂基聚合物(EC-R-LMA),并采用FT-IR、1H NMR、DSC、TG/DTG、应力-应变测试对GRGMA及EC-R-LM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均高于90%;随着GRGMA摩尔分数从10%增加至70%,EC-R-LMA的Tg从-61.3℃升高至62.58℃;当GRGMA摩尔分数从30%升高至35%,EC-R-LMA拉伸强度从0.41 MPa升高至0.50 MPa,经交联后,交联聚合物(BMI-EC-R-LMA)拉伸强度分别升高至1.04和1.27 MPa;此外,当GRGMA和LMA物质的量之比为1∶9和2∶8时,Tg分别为-61.3和-52.9℃,可用作压敏胶(PSA),GRGMA充当PSA的硬单体,而不是增黏树脂。GRGMA摩尔分数从10%升高至20%,压敏胶180°剥离强度从0.56 N/cm升高至1.08 N/cm,持黏性能从2 h升...  相似文献   
58.
长江下游粳稻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因聚合是实现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构建粳稻背景下不同双基因聚合系,利用长江下游粳型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ea)菌株评价其抗性效应并解析其抗性效应产生的构成因子,为长江下游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和种质资源。【方法】以粳稻07GY31为背景的Piz基因座不同复等位基因(PigmPi40Pi9Pi2PiztPiz)单基因系为核心,利用不完全NCII交配设计,分别与其他广谱抗性基因(Pi1Pi54Pi33)单基因系杂交,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筛选,共构建1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双基因聚合系。2019年利用长江下游粳稻种植区采集、分离的109个稻瘟病代表性菌株进行苗瘟、穗瘟人工接种鉴定及不同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评价不同双基因聚合系的抗性效应,并分析双基因聚合系抗性效应的构成因子。【结果】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双基因聚合系均具有较高的背景恢复率,分布于97.08%(PPLPiz/Pi33)—99.08%(PPLPigm/Pi1)。表明除了目标基因区域不同外,所有双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几乎完全与受体亲本07GY31一致。同时人工接菌鉴定表明绝大部分双基因聚合系苗瘟和穗瘟抗性水平都优于单基因系。其中苗瘟抗性效应较好的聚合系分别为PPLPigm/Pi1、PPLPigm/Pi54、PPLPigm/Pi33、PPLPi9/Pi33、PPLPi9/Pi54、PPLPi40/Pi54、PPLPi40/Pi33、PPLPi40/Pi1、PPLPi9/Pi1, 而穗瘟抗性效应较好的聚合系分别为PPLPigm/Pi1、PPLPigm/Pi54、PPLPigm/Pi33、PPLPi40/Pi33、PPLPi40/Pi54、PPLPi40/Pi1、PPLPizt/Pi33。不同抗性基因聚合后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中互补效应高且能有效表达是提高双基因聚合系苗瘟和穗瘟抗性的关键因子。双基因聚合系PPLPigm / Pi1、PPLPigm / Pi54和PPLPigm / Pi33在苗瘟和穗瘟的人工接种,以及在不同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稳定的广谱抗性,同时,农艺性状调查结果也表明这3个双基因聚合系的基本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07GY31基本一致,因此,基因组合Pigm/Pi1Pigm/Pi54Pigm/Pi33是适于长江下游粳稻的广谱抗性基因组合模式。【结论】抗性基因的组合方式影响聚合系的抗性水平,互补效应高且能有效表达是粳型双基因聚合系抗性效应提高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构建的双基因聚合系及其抗性效应分析为长江下游广谱稻瘟病抗性粳稻品种的精准培育提供了种质资源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9.
基于勒洛多边形原理的播种机机械式离合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播种机传统机械式离合装置动力切换行程长、接合瞬间冲击载荷大等问题,基于勒洛多边形原理设计了一种机械式离合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对该离合装置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离合装置动力接合瞬间的冲击载荷与动力切换响应速度进行模拟分析,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播种单体为试验实施载体,以轴向倾角、齿轮半径比和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动力接合与切断滞后距离为试验评价指标,对影响离合装置作业性能的相关参数进行试验与优化。结果表明,在参数组合为轴向倾角20°、齿轮半径比0.3和作业速度1.5 m/s时,动力接合与切断滞后距离分别为1.2、0.6 cm。对比验证试验表明,相较于牙嵌式离合装置,优化后的勒洛五边形离合装置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同时,动力接合与切断滞后距离分别降低82.4%、45.5%。  相似文献   
60.
规模化单体塑料大棚蔬菜基地,通过交替排列不同田面高程的露地蔬菜生产田块和单体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田块,适当扩大了棚间距,既有利于单体塑料大棚通风,提高抗雪灾能力,又使棚间土地得到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或避免棚间草荒,还能方便实施水淹法或水旱轮作治理蔬菜生产连作障碍问题,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