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1075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22篇
  35篇
综合类   1157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93篇
园艺   175篇
植物保护   44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沈兆鹏 《植物检疫》1989,3(6):445-448
在坦桑尼亚大谷蠹己在坦桑尼亚广大农村立足,已经在塔波拉、辛尼安加、姆万扎、莫罗戈罗、乞力马扎罗、坦噶、基戈马、阿鲁沙、达累斯萨拉姆、贝瓦尼和辛吉达地区发现。大谷蠹对坦桑尼亚储藏的玉米带来巨大损失。据调查,储藏6个半月以上的玉米棒,为害率高达80%,在农村也经常可发现玉米棒全部受害的情况。这样高的为害水平可造成30%以上的重量损失。最明显的损失是由于大谷蠹的蛀蚀,把玉米  相似文献   
92.
刘永平  赵森 《植物检疫》1994,8(1):10-12
由国外进口仓储物内截获的3种皮蠹科害虫,即拟长皮蠹、斑纹齿胚皮蠹和痔皮蠹,我国均无分布记载。前两种已做了简要的截获报道。本文着重研究上述种的形态鉴定特征,并与其近缘的属或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由于柚园用药面积和次数减少、管理省力化技术落实不当、柚园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增强和天敌种群上升缓慢,蝽象的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据调查,蝽象危害柚果株率为5.11%,高的达30%,危害柚果率为4.18%,高的达70%,严重影响柚果外观及内质,造成落果和贮藏期腐烂.蝽象危害柚果的报道极为鲜见,相当多柚农不知蝽象危害柚果症状如何,有的甚至当作柚黑斑病进行防治,因此笔者自2000年以来进行了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并提出以下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4.
7种长蠹科昆虫的线粒体DNA ND4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蠹科昆虫严重危害林木和仓贮物品。该文应用非损伤性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来自不同国家的长蠹科害虫的线粒体DNA ND4基因的部分序列。在获得的204bp的序列中,7种昆虫的序列变异丰富,多数变异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位点上。将实验结果与形态学特征比较分析,探讨7个种的形态差异与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7种昆虫不仅在外形特征上存在差异,而且在ND4基因序列上的差异程度也很显著,平均为21.94%。这为分类鉴定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95.
苹果蠹蛾分布与降雨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瑞华  张遵雄 《植物检疫》1996,10(3):129-136,141
本文初步探讨了降雨对苹果蠹蛾分布的影响。作者在敦煌进行了室内模拟降雨实验,其中对越冬代老熟幼虫和蛹的实验结果为:经浸水<15s、10min、30min、1h、12h和24h的实验,幼虫死亡率为21%-52%,化蛹率为34%-56%;蛹的死亡率为59%-100%,羽化率为0-19%;SSR检验表明,浸水时间愈长,幼虫和蛹的死亡率愈高,而化蛹率和羽化率则愈低。经模拟微雨、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冲淋实验  相似文献   
96.
林其铭  陈启宗 《植物检疫》1996,10(6):335-337
介绍两种窃蠹科害虫——浓毛窃蠹、灵芝窃蠹林其铭(福州动植物检疫局350013)陈启宗(郑州粮食学院)窃蠹科昆虫全世界目前已记述有2000多种,分隶于8个亚科、160多个属。但其形态特征差异不大,种乃至属的正确鉴定存在一定困难。我国对该科昆虫的研究尚浅...  相似文献   
97.
应用苹果蠹蛾线虫防治荔枝拟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是荔枝、龙眼等热带、亚热带果树及林木的常见害虫,其幼虫蛀茎或枝条成坑道,夜出啃食树的韧皮部为害。1988—1989年,作者应用苹果蠹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1—8×10~3条/ml水悬浮液,注射进荔枝拟木蠹蛾的坑道或喷雾至隧道,防治面积1500亩(100ha),防效达89%—100%,有效地压低了荔枝拟木蠹蛾在这地区的为害,是一种经济的、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98.
本文报导了孟加拉国家农学院建设情况.并对豇豆钻蛀性鳞翅目害虫的发生生态和产量损失评价、一种月桂树虫瘿形成原因和豆蝽象类的繁殖生态及其卵寄生蜂发生情况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
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上截获的几种三锥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上截获的几种三锥象陈寿铃,李德福,曾政光(福州动植物检疫局350013)1993年,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上截获大量甲虫,在整理制作标本过程中,发现有几种三锥象,现经鉴定为CeocephalusreliculatusF,.C。carus...  相似文献   
100.
新疆果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毛小蠹是新疆果树重要害虫,危害杏树甚为严重。在库尔勒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幼虫和少数成虫、卵在树皮内越冬,世代重叠。在自然变温下,卵历期4~11天,幼虫20~31天;蛹期6~9天;成虫10~35天。完成一世代需40~86天,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树表面活动。采用农业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