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佛教中的生态环保思想,如缘起论、慈悲观、依正不二思想,都蕴藏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要和谐相处的理念。佛教的一系列主张和实践,如戒杀、护生、素食、节俭惜福,寺院森林等,对当今的生态理念也有很多启示。佛教的生态环保思想及其生态实践在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处理方式上有很大的理论实践意义,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2.
李萍 《农业考古》2023,(2):111-117
中华茶道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的定型受到了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强烈影响。这样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禅宗借助茶会、茶事活动的仪轨等使自身趋于中国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因佛教义理的导入而得到教益提升,不仅有了明确的形式化表达,也有了独特的精神内涵,脱离了茶叶的物质性,发展为茶道。中华茶道为中国茶人寻求身心协调、安放生命意义提供了可资信赖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3.
张栻以性为本体,以儒家人伦道德及其政治治理的根本原则为标准来界定佛老、杨墨、词章之学、霸道之学为“异端”。对“异端”展开批判,以维护儒家正统学说,指出佛教理论虚妄不真,杨墨之学偏离仁义,词章之学、霸道政治走向功利。这反映出湖湘学派的价值评判标准:即重视经世致用,强调对儒家伦理的躬行践履。  相似文献   
194.
徐桂红  杨蕾蕾  张卫哲  秦密  陈朋 《现代园艺》2023,(13):101-103+117
无忧花寓意无忧,被佛教和印度教共同崇拜,具有丰富的植物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植物一旦与宗教相结合,就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通过对无忧花植物文化特征的梳理与总结,增进人们对无忧花的了解,为无忧花的园林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5.
广州光孝寺     
陆琦 《广东园林》2014,(6):76-79
广州市光孝寺位于如今越秀区的光孝路北端,是岭南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一座名刹,在中国佛教史及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96.
文章考察了梁陈文人江总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列述了他一生中交往的高僧和所经历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江家祖上崇佛,相交文人也多有好佛者。江总从惠布为师,二受菩萨戒。又咨问智文、慧乘,为惠勇、法朗、琼法师作碑志,又代群臣作忏文为梁武帝赎身。  相似文献   
197.
佛教对东南亚影响深远,“五树六花”在东南亚佛教园林中既有宗教意义,又有功能效益;文章通过对“五树六花”的由来、形态特征、植物造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阐述其在东南亚佛教园林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8.
宋儒对佛教存在误读现象,这种误读主要表现在佛教本体论、佛教伦理观、佛教轮回说、佛教道体等几个方面。宋儒之所以误读佛教的原因主要有:认知与判断佛教坐标的儒学化、认知与判断佛教价值的功用化、认知与判断佛教取向的常识化、认知与判断佛教方式的片面化。探讨并把握宋儒对佛教的误读情形及其原因,对于全面认识宋代新儒学中的儒佛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正确处理不同思想或学说间的关系则是一份难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