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1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4990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84篇
  422篇
综合类   2859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427篇
园艺   860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15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71.
1993年庐江县从浙江富阳亚林所引进哺鸡竹、高节竹作为笋用林培育,由最初的3个乡、林场近百亩试点栽培,经过10多年来的扩展栽培,全县已发展笋用竹2000余亩。笋用竹栽培精细,投入大,竹笋产量高,笋味鲜美,亩产值数以万计,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2.
73.
立地管理措施对7年生2代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29年生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采取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营造的第2代杉木人工林7年生时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BL3(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对7年生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BL2(收获树干和树皮,不炼山)处理、BL1(全树收获)处理和BL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而SB(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处理杉木生长最差。炼山处理的7年生杉木蓄积量仅为不炼山处理的85.73%,但不同试验处理之间杉木生长量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4.
油茶嫁接换冠可增加产量,嫁接中要挑选优质高产的枝条。不仅要注意产果量、出籽率、出仁率、含油率和抗病性;还要考虑花期一致、接穗搭配和肥料的供给。嫁接3年后可投产,投产当年接近对照,5年平均亩产油23.6kg,投产6年平均亩产油26.25kg,为对照的2倍以上。最高年份亩产油50.31kg。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分析了飞沙区花生低产原因,提出了备齐两套品种,等雨抢播,遇雨追肥,充分利用湿热同期的雨季丰水期,兴利避害,顺应自然的飞沙区花生栽培对策.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77.
78.
天然沙棘林减水减沙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百平  阎晋民 《沙棘》1996,9(4):32-36
利用人工降雨机在天然沙棘林内进行百年一遇短历时降雨试验,测得荒坡径流、侵蚀量分别为39 300m~3/km~3和865t/km~2,而郁闭度0.7的沙棘林径流侵蚀量分别比荒坡减少88.67%和99.03%。郁闭度越大,减水减沙效益越显著。当郁闭度>0.5时减水减沙效益迅速提高。在沙棘林减水减沙效益中,林地枯落物层和根系层占主导地位,林冠层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9.
近几年,由于板栗价格居高不下,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我县板栗面积已达1.5万hm^2。主要分布在泗张镇、圣水峪乡等南部沙石山区。由于土壤瘠薄,管理粗放,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质量差。为此,我县林业局果树站自2001年开始,对南部沙石山区低产板栗园,进行了一系列的增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至2004年,试验区空蓬率由试验前的45.6%降到4.1%。结实率由48.5%上升为70.2%,单粒重增加31.3%,盛果期产量由2000年的88.5kg/667m^2提高到2004年272kg/667m^2,是开发前的2倍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0.
建国初期,皖东丘陵地区存在太面积荒山荒地。六十年代初,从青岛引进黑松,经过短时期引种试验成功,遂大量引种发展黑松造林,沙河集林业总场1978年森林资源清查和1984年6月黑松低产业分调查,黑松幼林11.86万亩,第亩蓄积量只有1立方米,马尾松幼林9.33万亩,第亩蓄积量只有2.8立方米,黑松中龄林1.1万亩,第亩蓄积5.17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