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25篇
  27篇
综合类   30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碳钢二氧化碳腐蚀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氧化碳腐蚀是油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溶解于水后生成碳酸后引起的腐蚀。综述了在二氧化碳环境中,碳钢金属表面有产物膜和无产物膜存在的情况下腐蚀机理。分析了温度、二氧化碳分压、流速、pH值及腐蚀产物膜对二氧化碳腐蚀的影响。认为碳钢的二氧化碳腐蚀机理因金属是否形成碳酸铁(FeCO3)膜而不同,二氧化碳分压和洗速影响着腐蚀的阴极过程,而温度主要是影响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条件。在局部腐蚀领域内开展基础性和应用  相似文献   
62.
研究腐蚀和磨损交互作用的试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永基  李金武 《油气储运》1999,18(12):48-51
设计和试验和旋转试片式摩擦电化学试验装置。该装置用来研究腐蚀和磨损过程的交互作用。并用称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确定腐蚀和磨损过程中材料总损失重、纯腐蚀量、纯磨损量和交互作用量。交互作用的两个分量为腐蚀增量和在损增量,这两个分量 同样可以从测量中得到。这些数据为研究腐蚀和磨损过程材料损失模型提供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3.
宫恩祥  黄铭科  张丽  刘三华  杨巍 《排灌机械》2010,28(2):136-139,159
针对碱泵强腐蚀的工作环境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背开式双"S"形方形前盖板叶轮碱泵的设计方法.采用加大流量系数法,分析了叶轮各几何参数对泵的通过性能和效率的影响,得出双"S"形叶轮有利于高粘性、易结晶或含少量颗粒的介质通过的结论;采用HS-1镍基合金材料,研究其金相组织为奥氏体,保证了碱泵的耐蚀性能,降低了泵的造价;根据工艺要求,采用单级悬臂结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双"S"形叶轮碱泵扬程-流量曲线平稳,无驼峰,实际扬程52.3 m,流量为4 m3/h,效率为16.18%,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碱泵的国产化,为小流量超低比转速泵用于输送高温、强腐蚀、粘性介质泵的设计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不同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钙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渗析超滤法将木质素磺酸钙(木钙,CL)分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的4个级分.测定了不同级分中羧基、酚羟基、磺酸基的含量,用失重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不同Mw级分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随着Mw增大,羧基、酚羟基、磺酸基的含量减小。Mw〈5000级分对碳钢有缓蚀性能,Mw〉5000级分对碳钢无缓蚀性能。对电极系统等效电路的拟合结果表明,掺加不同Mw级分溶液的等效电路不同,在Mw1000—5000级分溶液中出现两个时间常数,说明低Mw的级分能够在金属表面成膜抑制金属腐蚀。  相似文献   
65.
加速腐蚀环境下钢板表面坑蚀形貌统计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表面测量技术对实验室加速腐蚀钢板试件进行坑蚀表面数据采集,通过建立不同龄期的锈蚀钢板表面形貌图讨论了锈蚀钢板表面点蚀特征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趋势。对于以局部腐蚀为主的锈蚀钢板,通过计算证明坑蚀平均深度近似等于腐蚀平均深度,且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采用新型weibull函数加以描述。经过对垂直于钢板受力方向的坑蚀截面损失率进行探究,指出可以利用正态分布模型表征其随机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模型参数与坑蚀平均深度之间关系式。最后讨论了与腐蚀时间相关的钢板屈服强度退化概率模型。  相似文献   
66.
利用有限元软件,采用幂硬化随动强化材料模型、缺陷正交面切割法和模型完全六面体单元网格化方法,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在规范B31G的基础上求得准确度更高的内腐蚀管道极限压力拟合公式,并用实际算例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7.
以苯甲酸为催化剂,以三乙、硫脲、3-吡啶甲醛为原料制备了4-(3-吡啶基)-6-甲基-5-乙氧羰基嘧啶-2-硫酮(简称嘧啶硫酮),用1 H NMR表征其结构.采用失重法、Tafel极化法评价了嘧啶硫酮在1 mol/L HCl中对X70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嘧啶硫酮在酸性环境中对X70钢的腐蚀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缓蚀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缓蚀率最大可达93.2%.在低温303K时,ΔG00,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ΔH00,说明嘧啶硫酮在吸附过程中放热,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并用SEM对X70钢表面型态做了表征.  相似文献   
68.
运用多试件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并对原始数据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测试碳化和氯盐双重腐蚀的试件强度,分析不同氯离子量和水灰比对不同龄期碳化后钢筋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对混凝土试件强度影响显著;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氯盐对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corrosion of the steel bar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bar is uniformly corroded. The actual measurement in projects proved that most of the reinforcement bar is in non uniform corrosion state. Based on electrochemical principles of metal corros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al corrosion course of the bar in concrete structure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contour line of reinforcement bar due to non uniform corrosion is established, through deducing the speed of corrosion and theoretical corrosion penetration and volume changes due to corrosion of reinforcement in general air at different position and different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el is verifi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relative references and measured data.  相似文献   
70.
A new triazole-phenylamide derivative (DOT) is synthesized and its inhibiting action on the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in 1 mol/L HCl solution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and weight loss measurements.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is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sults show that DOT strongly inhibits the corrosion of Q235.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0.001 mol·L-1 DOT is more than 96%. Polarization curves indicate that the DOT acts as a mixed-type inhibitor, the cathodic and anodic processes of corrosion are suppressed.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from weight loss of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s, which suggests tha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98~333 K) the adsorption of DOT on metal surface obey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 The adsorption processes are exothermic reaction and belong to chemisorption and physisor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