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篇
  59篇
综合类   420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47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树脂包埋块半薄/超薄切片技术,通过光镜(L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方法,研究了轻度、中度和严重干旱胁迫对楸子(Malus prunifolia)、新疆野苹果(M. sieversii)和平邑甜茶(M. hupehensis)叶片组织解剖结构、表皮微形态特征(气孔密度、大小及角质层厚度)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苹果属植物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叶肉组织结构紧密度(CTR)都显著减小(P<0.05),而海绵组织厚度与叶肉组织结构疏松度(SR)均显著增加(P<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3种苹果属植物幼叶气孔密度在干旱胁迫下显著增大(P<0.05),而气孔宽度、开张比及其开张度明显下降。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楸子和新疆野苹果上下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加,而平邑甜茶的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叶绿体膨胀变形,淀粉粒变小消失,基粒片层排列松散减少,类囊体腔扩大;在严重胁迫条件下,叶绿体膨胀近圆形,叶绿体膜破裂,类囊体严重泡化开始解体。与平邑甜茶相比,严重水分胁迫下楸子和新疆野苹果叶绿体超微结构损伤较小,能较好地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2.
赵欣  郝林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1):110-118
为明确新型生防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RH317菌株对病原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法对HRH317菌株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经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后的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对串珠镰孢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平均直径可达33.31 mm。扫描电镜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24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出现断裂现象;处理72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断裂较严重,多处裂解;处理96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彻底瓦解,且无完整菌丝体。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72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细胞形态扭曲变形,细胞内结构紊乱,遭破坏。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经PI染料染色处理12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有少数细胞被染成红色,细胞膜通透性受一定程度破坏;处理16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大面积被染红;处理20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被染色面积增大;处理24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膜受破坏程度增加,细胞内大面积被染色。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HRH317菌株对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有破坏作用,能抑制病原菌串珠镰孢菌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53.
Recurrent drought periods of varying duration often cause extensive crop damage and affect wheat production in Southern Europe. This study compares bi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responses of fou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ultivars to long‐term field drought,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final grain y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blotting analyses combined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grain yield evaluation were employed to assess drought susceptibility of the wheat cultivars. Two of them behaved as drought‐tolerant, the other two presented as drought sensitive. Enhanced degradation of Rubisco large subunit (RLS), Rubisco small subunit (RSS) and Rubisco activase (RA)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d protease activity and reduced levels of heat shock proteins (HSP70) and dehydrins (DHNs) were associated with drought sensitivity. Drought tolerance coincided with relatively stable or increased HSP70 and DHN contents, and unchanged/higher levels of RLS, RSS and RA. Sensitive cultivars were more vulnerable to ultrastructural damages, showing obvious degradation of chloroplast membrane systems and depletion of leaf starch reserves. These drought responses affected yield potential, as tolerant cultivars gave higher yield under intense drought. Thus, our results provide additional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ity of plant drought responses, identifying multiple interacting traits that may serve as indirect selection criteria for wheat drought tolerance.  相似文献   
54.
应用酶联免疫技术和电镜技术,研究了冬小麦品种燕大1817越冬期内源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和茎尖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秋末冬初气温逐渐降低,日照缩短,茎尖ZEN含量逐渐增加,11月下旬含量达到高峰,随后急剧下降,到1月下旬又出现一个小的含量高峰。在小麦茎尖ZEN含量出现高峰前后(11月底,12月初),茎尖细胞中线粒体和质体的体积增大,形状也发生变化,线粒体从低温诱导前的圆球形变为长形、哑  相似文献   
55.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并对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重点讨论了影响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的几种因素,包括冷冻保护剂的种类和浓度、冷冻方法和卵母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等,以及冷冻过程中细胞膜、微丝、微管、皮质颗粒、纺锤体和线粒体等出现的损伤。目前,玻璃化冷冻法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冷冻过程中造成超微结构不可逆转的损伤影响胚胎发育,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6.
四季鹅产蛋前后腺垂体远侧部细胞的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处于产蛋、停产和产前等不同时期的四季鹅腺垂体远侧部分泌促激素的6类细胞,即促生长激素细胞(α细胞)、催乳激素细胞(η细胞)、促卵泡形成激素细胞(β细胞)、促黄体生成激素细胞(γ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δ细胞)及嫌色细胞等的超微结构作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产蛋期嗜碱性β、γ和δ细胞呈旺盛的细胞结构象,细胞器结构发达,腺体功能活跃;停产期特征是η细胞稍增多,细胞器少,腺体功能处于相对静止;产前期仅α细胞功能活跃,嫌色细胞数量较多,此时腺体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10±1)℃和50%相对湿度贮藏条件下无包装和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的“福眼”龙眼果实果皮失水、果皮褐变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无包装的龙眼果实采后极易失水导致果皮迅速褐变,且褐变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果皮失水率的增加而升高,果皮褐变指数与果皮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龙眼果皮失水褐变过程中,果皮细胞的细胞器和膜系统的完整性受到严重的破坏。而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则显著减少了果皮失水和抑制果皮褐变,并保持较好的果皮细胞的细胞器和膜系统的完整性。据此认为,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抑制龙眼果实失水果皮褐变与其维持细胞器和细胞膜的完整性有联系。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砷和钙处理下蜈蚣草羽叶中砷、钙的亚细胞分布、超微结构变化及钙定位进行了研究。无砷处理下,各亚细胞组分中砷的分布为:细胞壁>胞质>细胞器。0.2.mmol/L砷处理下,羽叶各亚细胞组分中砷的分布为:胞质>>细胞壁>细胞器。不同处理下,各亚细胞组分中钙含量变化规律相似:细胞壁最高,胞质其次,而细胞器远低于前两者。5.mmol/L钙处理对蜈蚣草羽叶细胞超微结构产生破坏,使细胞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在高砷高钙环境中,钙可能会增强砷对蜈蚣草的毒害效应,导致羽叶细胞的超微结构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59.
杜仲茎韧皮部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茎韧皮部组成分子的超微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的相类似,但其韧皮薄壁组织细胞之间分布着含胶细胞。韧皮薄壁细胞中含有少量橡胶颗粒,伴胞和成熟的筛分子中却未见有分布。橡胶物质在细胞间转移的趋势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韧皮部含胶细胞内橡胶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筛分子质体为S—型。此外,在成熟筛板的筛孔周围都衬有很厚的胼胝质,并为一些电子不透明的P—蛋白质所堵塞,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制备样品过程中对韧皮部损伤而引起的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60.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小麦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的作用下,小麦不同抗赤霉病品种三叶期的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如质膜内陷和断裂,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和细胞核结构被破坏,细胞器的基质电子密度下降。损害发生最早最严重的是质膜和叶绿体膜。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的超微结构受害轻、反应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