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9篇
  免费   772篇
  国内免费   956篇
林业   1065篇
农学   924篇
基础科学   801篇
  1706篇
综合类   5840篇
农作物   1017篇
水产渔业   702篇
畜牧兽医   2738篇
园艺   516篇
植物保护   468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892篇
  2013年   997篇
  2012年   1117篇
  2011年   1113篇
  2010年   868篇
  2009年   844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为研究濒危物种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的种群分布格局,在谷城南河流域对发现的仅有两个红椿种群(T1,T2),以相邻格子法设置5 m×5 m、3 m×3 m的样方,精确到1 m格子.通过 χ2检验、Cx的t检验、Morisita Iδ的F检验,对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判断是否符合泊松分布.结果表明,T1种群在5 m×5 m、3 m×3 m样方尺度下,Cx和Iδ均为泊松分布,5 m×5 m尺度 χ2检验为集群分布,3 m×3 m尺度为Poisosn分布;干扰种群T2种群密度较大,3种检验均为集群分布.因此,分布格局满足 χ2检验的泊松分布,样方设置应注重尺度和数量;df越大,理论值与观测值更可能越接近正态分布,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82.
以木工平刨伤手为顶上事件,利用事故树法进行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安全生产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刘芯榕  周德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22-10024
以天柱县为例,估算2020年耕地生产潜力,并进行了耕地人口承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天柱县的粮食增产潜力在理论上较大,在未来10年内,耕地资源数量将延续持续减少伴随着未来人口增加是不可逆转的,这两者的矛盾尖锐,未来耕地承载力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不少基于城市老街区改造为商业街区的项目。通过对佛山岭南天地项目中有代表性的广场、街道、建筑等节点进行调研,选取开放空间的3个特色要素——空间形态和尺度,传统装饰元素,植物和水景布置,探析"新天地"模式中开放空间营造的特色手法,包括保持街巷形态和宜人尺度,增强街区公共属性;保护传统建筑构件,利用传统材料、技术;保留古树,并结合植物和水景布置,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等。  相似文献   
85.
以胶体甲壳素作为惟一碳源,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并诱导到一株产甲壳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鉴定为Aeromonas sp.。并以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过一次紫外诱变,酶活是初筛菌株的1.48倍。再经过二次紫外诱变或者紫外-Li Cl复合诱变,酶活分别是初筛菌株的3.16和3.87倍,最高酶活达到3.48 U/m L。最后通过连续传代培养,确定了菌株HMX-16经过紫外和复合诱变后突变性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6.
选取中国主栽的食用型甘薯品种龙薯9号、红香蕉、泰中6号、苏薯8号、遗字138和北京553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产量潜力甘薯品种光合产物的生产、运转及其与块根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品种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快,光合产物向块根输送多,同化物在块根中的分配率较高,而且高产品种的标记叶合成的光合产物能够较多地运出。因此,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光合产物能够及时地往外运输,是高产甘薯品种高产的重要保证。高产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87.
Dense planting and less basal nitrogen (N) fertilization have been recommended to further increase rice (Oryza sativa L.) grain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NUE), respectivel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tegrative impacts of dense planting with reduced basal N application (DR) on rice yield, NUE and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Field experiments with one conventional sparse planting (CK) and four treatments of dense planting (increased seedlings per hill) with less basal N application were conducted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2012 to 2013. In addition, a two-facto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solate the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basal N rate on CH4 emission in 2013. Our results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planting density by about 50% with a correspondingly reduction in basal N rate by about 30% (DR1 and DR2) enhanced NUE by 14.3–50.6% and rice grain yield by 0.5–7.4% over CK. Meanwhile, DR1 and DR2 reduced GWP by 6.4–12.6% and yield-scaled GWP by 7.0–17.0% over CK. According to the two-factor experiment, soil CH4 production and oxidation and CH4 emission were not affected by planting density. However, reduced basal N rate decreased CH4 emission due to it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CH4 production with a smaller reduction in soil CH4 oxidation.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derate dense planting with less basal N application might be an environment friendly mode for rice cropping for high yield and NUE with less GHG emissions.  相似文献   
88.
花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副产物,其营养价值较高,是重要的饲料加工原料。文章主要针对花生生产过程中副产物营养价值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利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分析制备胃膜素的2种方法,优化制备方法,为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猪胃黏膜为材料,采用单产工艺和联产工艺提取胃膜素,比较分析2种制备方法所得胃膜素的性状、得率、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2种方法提取的胃膜素在黏度、酸度、干燥失重和炽灼残渣等方面差异不大,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也无明显差异,均符合国家标准。单产工艺胃膜素得率较高,平均达3.5%,联产工艺得率偏低,仅有1.7%,但联产工艺可以得到副产品胃蛋白酶。[结论]单产工艺的得率高于联产工艺,联产工艺可以同时得到副产品。  相似文献   
90.
该文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旱地主要作物栽培模式的演变形式,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等现状,解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形式以及取得的部分成绩,展望了南方旱地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方向。为南方旱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