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和芬太尼后处理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复灌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动脉下仅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直接恢复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予以3轮复灌30s/缺血30s的缺血后适应后恢复再灌注;联合用药后处理+缺血后适应组:缺血28min给予山莨菪碱5mg·kg-1、芬太尼5μg·kg-1后处理后,30min予以缺血后适应后恢复再灌注。检测各组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蛋白活力浓度、丙二醛浓度。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较假手术组外周血丙二醛浓度明显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蛋白活力明显降低(P<0.01)。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外周血丙二醛浓度明显降低(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蛋白活力浓度明显升高(P<0.01)。联合用药后处理+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后适应组外周血丙二醛浓度明显降低(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蛋白活力明显升高(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兔外周血丙二醛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蛋白活力降低;缺血后适应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外周血丙二醛浓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蛋白活力,其中山莨菪碱及芬太尼后处理联合心肌缺血后适应较之缺血后适应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外周血丙二醛浓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蛋白活力,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桑螵蛸药用历史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螵蛸是我国中药史上知名的中药,其研究历史悠久,涉及本草学、炮制方法、分类学、生药学、化学组成、临床应用和药理学各个方面,主治肾阳不足、遗精、阳萎、早泄、白浊、赤白带下、小便频数、遗尿等症;现已开发出固天泉胶囊等剂型。本文对其研究历史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指出今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农业活动如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高产品种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等,所导致的生境条件的变化和农田景观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提出了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几点建议:①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农业;②进行合理的农田生态规划;③合理的混合种植不同作物,打破单一的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4.
 二硫氰基甲烷及其分解产物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LC50和LC65分别为0.7220和1.6527μg/mL;1μg/mL二硫氰基甲烷处理二龄幼虫10min以上,二龄幼虫致病力下降;0.5μg/mL二硫氰基甲烷处理0~5min时,能增加线虫的呼吸作用,但随药剂处理时间延长(5min~12h),线虫呼吸作用受到抑制,2.5μg/mL二硫氰基甲烷对线虫呼吸的抑制作用高于0.5μg/mL;药剂处理的线虫悬浮液的电导率明显高于对照,且药剂浓度越高,悬浮液的电导率越大,这种变化在药剂处理的15~120min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5.
运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及制度分析法,针对现阶段土地资源的稀缺与大量闲置撂荒的矛盾现象,探究导致撂荒现象的经济学原因。结果表明:耕地撂荒是个体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现象,是由于农民与地方政府各自不同的目标函数导致行为结果的不同——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兼顾各利益阶层利益。  相似文献   
26.
蓝莓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的水果,在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蓝莓的功能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蓝莓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为了寻找新的除草活性化合物,利用茎叶处理、叶绿体光密度测定及相对电导率测定等方法对天然产物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及其3个衍生物进行了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酰肼、4-乙酰氧基-3-甲氧基肉桂酸和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在光照条件下对马唐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4.31,1.97,4.26和0.67mg/mL;黑暗条件下分别为2.65,0.83,2.54和0.36mg/mL;4-乙酰氧基-3-甲氧基肉桂酸对马唐叶绿体光密度的影响呈上升趋势;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酰肼、4-乙酰氧基-3-甲氧基肉桂酸和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处理后,马唐的相对电导率分别增加了19.24%,11.96%和18.33%。可见这3个衍生物的除草活性均高于母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28.
A Brucella abortus soluble antigen (BASA) preparation and fractions obtained thereof,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y to induce specific lymphocyte stimulation responses (LSR) in lymphocytes from cattle infected with B. abortus. Endotoxin and protein contents and the frac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LSR induced by BASA and the fraction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correctly identifying samples from infected and non-infected cattl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each preparation were determined and these two attributes were then correlated with endotoxin and protein cont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ymphocyte stimulation had greater association with relative protein content than endotoxin content of the antigen preparations.  相似文献   
29.
灵芝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磊  张云 《中国食用菌》1997,16(1):8-11
本文从灵芝有效化学成分的结构,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生理活性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0.
吕鑫 《饲料博览》2014,(6):41-46
植物甾醇是我国农业部2008年批准的一种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文章简述了植物甾醇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及安全性,介绍了植物甾醇对胆固醇代谢和血浆脂蛋白的影响、抗氧化、抗癌、调节生长、抗炎、免疫调节及类激素功能,并对植物甾醇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