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9篇
  45篇
综合类   419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半透膜被动采样技术的微萃取方法(semi-permeable membrane based micro-extraction, SPM-ME),并以菲为模型污染物,测试了SPM-ME用于测定土壤间隙水中自由溶解态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菲在该SPE-ME装置与水相间的平衡可在6 h内达到,并且随着装置中三油酸甘油酯含量的增加,单元SPE-ME对于菲的富集系数也相应增加。该装置对土壤间隙水中菲的富集在10 d内能达到平衡,整个过程主要受菲从土壤向间隙水的传质控制。该装置测得间隙水中菲的浓度与实际测得间隙水浓度十分吻合,而由传统的相平衡分配法计算所得间隙水浓度则高出实测值4-5倍。同时,该装置对体系中污染物的耗竭小于体系中污染物总量的1%。因此,SPE-ME是一种准确、有效、非耗竭式的微萃取技术。  相似文献   
52.
试验选用茶树杂交种新选801和新选807制得白茶茶样27个,从萎凋变化规律、审评得分和生化指标3个方面对其进行白茶适制性鉴定.结果表明,2个新品系与对照种福鼎大毫茶一样,会随萎凋时间延长,水浸出物、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变化,而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变化.对品种间在审评得分及氨基酸、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方面的差异作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个新品系与对照种福鼎大毫荼在感官审评得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方面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新选801、新选807适合付制白茶.  相似文献   
53.
橄榄[Canarium album(Lour.)Raeusch]为传统中药,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和多酚、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抑菌、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对橄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橄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沉香结香机理、人工结香及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香作为一种传统的珍贵药材和名贵香料,市场需求量大。由于沉香属野生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自然结香时间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致使沉香成为稀缺资源。因此,人工诱导结香便成为沉香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文针对沉香的结香机理、人工结香技术及其化学成分进行综述,以期为沉香的高效结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该文系统阐述了米团花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从该属植物中共分离出6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倍半萜类、黄酮类、苯乙醇苷类、酰基糖苷类和酚类等。其中一些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昆虫拒食、抗真菌、抑制脯氨酰内肽酶(PEP)以及抗血管新生等多种活性。因此,开展米团花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南欧丹参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是萜类 ,酚性芳香酸 ,黄酮等。其中一些成分在医药上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影响神经系统等活性 ,在农用上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且花的精油在香料领域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就南欧丹参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作进一步综述 ,并对其作为抑菌植物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一种利用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复合物进行有机表面修饰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和利用硬脂酸对Nano-TiO_2/CNF复合体系进行有机表面修饰制得超疏水材料三个工艺过程。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镜(SEM)等对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得出硬脂酸中的—COOH基团与TiO_2/CNF复合体系表面的—OH基团发生脱水反应,并将疏水性—CH_3基团引入复合体系中,复合体系表面构建的纳米级粗糙结构协同体系内引入的疏水基团使最终产物具有超疏水性。  相似文献   
58.
为明确艾纳香抗菌药效物质基础,采用硅胶柱色谱, 凝胶色谱和反相色谱等技术从艾纳香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获得15个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学鉴定分别为:3,3°,5-三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 (1)、4°,5-二羟基-3,3°,7-三甲氧基黄酮 (2)、艾纳香素 (3)、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 (4)、香叶木素 (5)、3°,4°,5-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 (6)、异鼠李素 (7)、chrysosplenol C (8)、金丝桃苷 (9)、异槲皮苷 (10)、3°,5,7-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 (11)、sakuranetin (12)、pilloin (13)、5,7,3°,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 (14)、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 (15),其中化合物7、11、12和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抗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3、6、8和12对3株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最强, 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32 μg/mL。  相似文献   
59.
天然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其较高的细胞毒性会使肽的细胞选择性降低。为了提高抗菌肽的选择特异性,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疏水性氨基酸对α-螺旋抗菌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抑菌机制。笔者采用α-螺旋肽GRX_2RX_3RX_2RG作为模板,分别以疏水性氨基酸色氨酸(Try,W)、苯丙氨酸(Phe,F)、缬氨酸(Val,V)、丙氨酸(Ala,A)、亮氨酸(Leu,L)和异亮氨酸(Ile,I)来替换X位置,得到了一系列富含疏水氨基酸的肽GW、GF、GV、GI、GA和GL。本研究检测了抗菌肽的二级结构、溶血活性、抑菌活性、盐离子活性,并对其抑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D光谱试验检测出GF、GI、GA和GL在细胞膜模拟环境中均表现出典型的α螺旋结构,而GV只在TFE中呈现α螺旋结构;溶血试验结果表明,GV和GA在浓度为128μmol·L-1未表现出溶血活性,而其他肽均表现出较高的溶血活性;抑菌试验发现GV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几何平均值为3.7μmol·L-1,并具有最高的治疗指数(TI);盐离子稳定性试验表明,在NH_4^+、Zn2+和Fe3+中GV对大肠杆菌25922(E.coli ATCC 25922)的抑菌能力较稳定。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和内膜通透性试验对抗菌肽GV的抑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到GV能够通过穿透E.coli 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S.aureus ATCC 29213)促使细胞内容物流出而导致细菌死亡,以及通过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穿透细菌内膜。综合以上结果,富含Val的GV具有较高的细胞选择性和成为高效抗菌药物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0.
朝鲜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鲜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托和肥嫩的苞片为主要食用部位,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和北非。概述了朝鲜蓟的栽培特性、所含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性化合物以及朝鲜蓟的主要营养生理功能,并对朝鲜蓟在我国的开发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