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氨水中温浸渍(SAA)方法对桉木进行预处理,以期提高其后续酶水解效率。以响应面法主要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以期筛选出SAA预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工艺为氨用量80%、时间11h、温度90℃,在此条件下预处理物料的后续酶解转化率可达31.7%。对预处理物料的分析表明:在SAA预处理过程中,可在不损失纤维素的前提下脱除木素51%,而且主要是紫丁香基型和愈疮木基型木素降解溶出,半纤维素主要是木聚糖也有部分降解溶出。木素及半纤维素的降解、纤维素结晶度的降低都有利于后续的酶水解。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5个月生4种不同炼苗密度的尾巨桉优良无性系 DH32-29幼苗树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炼苗密度间苗高无显著差异;而地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炼苗密度单株间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差异显著,单株生物量、叶片、茎干与根系的生物量均随炼苗密度增加而降低;考虑到空间利用率、通风保水性及疾病易感程度综合分析,炼苗密度以45株·盘-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3.
Carabid beetles (Insecta: Coleoptera: Carabidae) were sampled with pitfall traps in central Tasmania to assess the conservation utility of wildlife habitat strips (WHS) in native high-altitude wet eucalypt forest. Sampling followed a Before-After, Control-Impact design, with replicated samples being collected at one control site and two treatment sites, both before harvesting and then again seven to eight years after the harvest that established the WHS. Catches of carabid beetles decreased in harvested areas, but there were great increases in species richness and gross changes in assemblage composition — largely attributable to the colonisation of young-forest specialist species. Assemblages in the control site remained essentially unchanged, and were dominated by mature-forest specialist species. Assemblages in the WHS changed little compared to their pre-harvest condition, but assemblage structure was slightly affected. In this particular landscape, WHS appear to effectively maintain carabid assemblages typical of intact mature native forest, at least in the short-term. A broader and longer-term assessment of the ecological performance of WHS across Tasmania would be required to assess the long-term viability of WHS as a conservation strategy for carabids and other species requiring mature forest.  相似文献   
64.
为了系统评价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立地条件控制及空间代替时间法,对南亚热带桉树林(2代和1代)和针阔混交林(10~11 a生和5~7 a生)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Ⅰ(10~11 a生)有68种植物,隶属38科62属,桉树林Ⅱ(桉树2代)有41种,隶属26科39属,针阔混交林Ⅲ(5~7 a生)有53种植物,隶属30科48属,桉树林Ⅳ(桉树1代)有55种植物,隶属33科51属。针阔混交林乔木层重要值较大的科为杉科、樟科、金缕梅科、大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楝科,灌木层为五加科和大戟科,草本层以禾本科、鳞始蕨科和乌毛蕨科为主。桉树林乔木层重要值较大的科为桃金娘科、芸香科、樟科、大戟科和漆树科,灌木层为冬青科、樟科、大戟科和芸香科,草本层以禾本科和里白科为主。4种试验林间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P > 0.05)。针阔混交林Ⅰ乔木层和灌木层H’指数、D指数及E指数显著高于草本层(P < 0.05),桉树林Ⅱ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间H’指数、D指数及E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针阔混交林乔木层均匀度指数(E)均大于桉树林。与针阔混交林Ⅲ相比,针阔混交林Ⅰ乔木层物种S,H’,DE指数呈上升趋势,而灌木层和草本层呈下降趋势。与1代桉树林Ⅳ相比,2代桉树林Ⅱ灌木层和草本层S,H’和D指数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不同造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问题,通过比较两种造林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发现,皆伐和造林时的人为活动对浅土层(0~20 cm)的土壤有松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容重,部分提高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但造林后林地土壤物理特性变差,炼山+机械挖桩造林措施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破坏作用要明显高于伐根催腐造林;与皆伐前相比,两种造林措施均导致了林地土壤pH向酸性化方向发展;伐根催腐造林使得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全K、Ca和Mg含量均较皆伐前大,炼山措施导致大量养分烧失和流失,故其最小;土壤微量元素中除了Cu以炼山造林地最大外,Fe、Mn、Zn、B均以伐根催腐造林地最大。  相似文献   
66.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2种广西乡土阔叶树种为混交树种,对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与红锥、米老排的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树与米老排(3∶1)混交模式下,桉树树高、胸径生长量明显高于桉树纯林。而混交模式下,红锥生长量增加,而米老排生长量降低。初步认为,混交能促进桉树生长,但最佳混交造林模式因混交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67.
我国桉树研究文献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9—2008年20 a来发表桉树研究文献的主要作者、发文期刊、发文机构、中文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较系统地揭示了桉树研究文献的动态变化及分布规律。统计结果发现:20 a来桉树文献数量逐年增长,2006年达到高峰,共发表文献570篇;以桉树研究文献前3位作者为统计发表20篇以上者24人;以第一作者做统计发表桉树研究文献10篇以上者20人;桉树文献主要发表在《桉树科技》、《广西林业科学》、《广东林业科技》等期刊;桉树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中国国营林场开发总公司雷州林业局、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西林科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68.
科学发展桉树,为我国南方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耀坚 《桉树科技》2006,23(2):55-57
桉树具有生长快、轮伐期短、技术成熟、病虫害少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及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合理的规划布局、推行可持续的经营技术并结合相应的社会经济措施可使桉树得到科学的发展,为南方新农村的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69.
福建省永安市冬季较为寒冷,本不是发展桉树的理想地区。永安市在桉树短周期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设中,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地理、气候特点,应用研究的成果,在低海拔地区应用尾巨桉、巨尾桉等速生但耐寒能力偏低的品种,在高海拔地区采用邓恩桉、柳桉等耐寒但较速生性稍差的品种,以充分利用桉树的速生性能;并制定预防寒害的培育措施,研究新品种,以降低寒害的威胁。  相似文献   
70.
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虽有一套成功的造林经验,但对桉树的营养需求研究尚少。所以,对广为种植的桉树进行苗期矿质营养研究,对培育壮苗和幼林的合理施肥都有一定的意义。本试验选用水培法探讨适于桉苗生长的营养配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溶液浓度及pH值对桉苗生长影响的试验,以选出最佳的营养液配方,适宜的浓度和pH值,为进一步研究桉树矿质营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