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4篇
  74篇
综合类   643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372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小叶杨(Populussimoniicarr.)原生质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为供试材料,用高压波相色谱法(HPLC),测定它们在四种不同分化培养基上四大类内源激素(IAA,GA3,CTK,ABA)的含量变化,并检定有关N的生化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分化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含量和种类差异很大。导致细胞分裂素(CTK)含量高,种类多以及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CTK/IAA)高的处理,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但若愈伤组织中含有内源脱落酸(ABA),则抑制分化。测定结果还表明,小叶杨原生质体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其硝酸还原酶活力与氨基态N含量互为消长。分化频率高的愈伤组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低,而氨基态N含量高.  相似文献   
52.
雷竹开花期内源激素、氨基酸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竹类植物开花较罕见 ,对其开花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学说 ,如病理学说、营养学说、周期学说、个体变异和突变学说、气候学说等 (毛高喜等 ,1996 ;周芳纯 ,1998) ,但有学者认为内源激素对植物的开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王锋 ,1990 ;梁武元等 ,1986 ;王白坡等 ,1999;马国华等 ,1995 ;王彦清等 ,1998;陆军等 ,1993)。根据植物生长习性 ,开花植物有 2种不同衰老方式。其中一类是一生中只开一次花 ,即在开花结实后整株植株就衰老死亡 ,这类植物称为单稔植物 ,竹类植物就属于这一类植物。植物内源激素是体内十分重要的活性物质 ,它参与并调整植物的新陈…  相似文献   
53.
核桃幼树内源激素与生长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激素在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基因通过激素控制植株高矮(曾骧,1992).对苹果(Maluspumila)、李(Prunus salicina)、桃(Prunus persica)等果树内源激素与生长势的关系已有一些报道(王丽琴等,2002;周怀军等,2002;孙艳香等,2001),但在核桃上有关研究尚少.本试验以核桃(Juglans regia)不同品种的嫁接植株及实生苗为试材,探讨内源激素与树体生长势的关系,为选择核桃矮化砧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sterility of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and plant hormones, content changes of several endogenous plant hormones in a female-sterile clone and a normal clone were analyzed during the key period of female gametophyte abortion in mutant clones. The change of ABA content showed a similar pattern between normal and mutant clones, but the ABA content of the mutant clone was alway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clone. In the normal clone, the IAA 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eriod and reached its minimum during the first ten days of April and stabilized thereafter. The endogenous ZR levels increased sharply at the early stages and reached a maximum in the middle of April, then decreased dramatically. The IAA and ZR contents of the mutant clone did not change perceptively through the entire period. We conclude that the high levels of ABA and the deficit of IAA and ZR may be the reasons of female gametophyte abortion in the female-sterile clones of P. tabulaeformis.  相似文献   
55.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银杏幼胚为外植体,添加0,1和5 mg/L AgNO3作处理,观察21 d内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测定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保幼激素类似物(ZR)、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变化,分析AgNO3对银杏幼胚愈伤组织分化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解剖结构愈伤形成可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0~7 d),IAA升高,ABA降低,表皮细胞启动脱分化。第2阶段(≥7~11 d),4种激素浓度均升高,愈伤组织和细胞团初步形成。第3阶段(≥11~16 d),GA、ABA大幅降低,细胞团大量形成。第4阶段(≥16~21 d),ABA骤降、GA迅速上升,愈伤组织和细胞团增殖。1 mg/L AgNO3处理下分生细胞团种类最多,其次为5mg/L处理,0 mg/L处理最少。研究认为,银杏幼胚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分化潜能,AgNO3能影响其内源激素的平衡,调控分化方向。  相似文献   
56.
玉米秃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祈林  荣廷昭 《核农学报》2007,21(4):366-368,400
玉米果穗顶部不能形成种子或部分种子败育而导致秃尖,秃尖受遗传影响较大,并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以20个玉米杂交组合雌穗顶部穗轴为材料,对光合作用的"源"和"库"起调控作用的顶部穗轴内源激素与其秃尖长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灌浆期,玉米雌穗顶部穗轴GA3I、AA、CTK含量较高,而ABA含量很低;ABA含量与玉米秃尖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GA3+IAA+CTK)/ABA含量与玉米秃尖长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顶部穗轴ABA含量的高低与玉米秃尖长度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7.
研究防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蒙古栎3年实生苗的嫩枝为材料,分别采用乙醇、硝酸银、抗坏血酸对插穗进行防褐化处理,采用500 mg·L-1 IBA-K浸蘸处理后扦插,并分别在扦插后0、10、20、30、40、50 d取样测定不同生根时期氧化蛋白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防褐化处理可有效提高扦插生根率,以1%乙醇1 h+500 mg·L-1 IBA-K处理2 h最佳,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分别为21.1%和5.713。在生根过程中,外施500 mg·L-1 IBA-K能够提升插穗内POD、PPO的活性,降低IAAO的活性,且IAA/ABA、IAA/ZR的比值升高,有利于蒙古栎嫩枝扦插生根。由此说明1%乙醇1 h浸泡结合500 mg·L-1 IBA-K激素处理,通过提高POD与PPO的活性,可降低IAAO的活性,增加IAA/ZR和IAA/ABA的比值,提升蒙古栎嫩枝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58.
王进  李宁 《广东农业科学》2022,49(10):164-172
【目的】构建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西北地区“生态 - 经 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为促进“生态 - 经济”系统及其要素协同共进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西北 5 省 区 2008—2020 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西北地区“生态 - 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 利用聚类分析将西北地区“生态 - 经济”系统耦合程度划分为 6 个等级。【结果】西北地区“生态 - 经济”系 统耦合协调度时序特征在考察期内稳定增长,协调水平逐步由轻度失调、低水平协调向优质协调过渡。空间特 征表现在“生态 - 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出陕西 > 甘肃 > 新疆 > 青海 > 宁夏的特征,西北 5 省区于 2016— 2020 年间均达到并保持在 V 类基本协调水平,其中陕西于 2020 年率先进入Ⅵ类优质协调水平,宁夏和青海“生 态 - 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波动增长。【结论】西北地区内部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应从内源创新、消费升 级与政府推动 3 个方面完善西北地区“生态 - 经济”系统及其要素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9.
为揭示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决策的规律性和显化其行为效应,基于鄱阳湖平原6个产粮大县的607份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采纳行为的经济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受到家庭总收入、耕种面积和信息获取渠道的正向影响,耕地破碎度和家离农技机构距离的负向影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纳有助于农户实现水稻的增产和化肥的减量化施用,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情景下,实际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未采纳,其水稻单位面积产值下降6.38%、化肥施用量增加2.14%;实际未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采纳,其水稻单位面积产值提高1.83%、化肥施用量减少1.00%。鉴于此,建议降低耕地破碎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技术的宣传推广,构建技术培训体系,显化技术效益,发挥技术的示范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60.
为探索参与农民合作社与提升农户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基于山东省985户蔬果种植类农户调研数据,在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测度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效能基础上,运用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合作社促进农户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的实现效果。结果表明:参与合作社有助于提升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拥有自主农产品品牌的合作社更注重社员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生产流程培训作为中介渠道提高了合作社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但对非品牌合作社质量控制行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最后提出加强合作社生产质量管理、鼓励合作社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注重合作社流程管理培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