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林业   173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178篇
  290篇
综合类   98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阐述了对PDA二类调查软件的研究、实验与应用的过程,总结了调查软件的图像处理及显示、图层设计及调查数据存储、库文件接口程序、导航与定位、资源调查、调查数据统计等功能及特点,对软件作用与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2.
提出了动态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流程,简要叙述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长条薄片刨花进行三维重建的方法,给出了从图像坐标系到OpenGL纹理坐标系的变换公式.提出了刨花图形在三维坐标系的运动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和详细计算过程,并利用该模型实现了刨花运动的位置控制.最后,结合OpenGL图形接口对系统进行了实现,仿真效果与实际系统相似度很高.  相似文献   
83.
数字化森林生态站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兵  李少宁 《林业科学》2006,42(1):116-121
简述林业数字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概念,并将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寻求和挖掘将15个生态站海量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的手段,实现生态站信息的规范化、系统化、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和共享服务,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服务.对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构建框架、技术原则、研究内容及实现功能与方法进行探讨,同时指出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建设是衡量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基础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将成为我国"数字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4.
张旭  李凡  刘燕 《林业科学》2006,42(Z1):1-4
论述网格技术应用在建设数字林业平台支撑环境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和结构.运用网格技术可实现数字林业平台基本服务的发布和使用,实现在数字林业平台中关于Web服务标准的建立,实现数字林业支撑平台的基本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5.
ABSTRACT

Forest productivity is a crucial variable in forest planning, usually expressed as site index (SI). In Nordic commercial forest inventories, SI is commonly estim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aerial image interpretation, field assessment and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previous inventories.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ALS) and digital aerial photogrammetry (DAP) data can alternatively be used for SI estimation, however the economic utilities of the inventory methods have not been compared. We compared seven methods of SI estimation in a cost-plus-loss analysis, by which we added the expected economic losses due to sub-optimal treatment decisions to the inventory costs. The methods comprised direct and indirect estimation from combinations of ALS, DAP and stand register data, and manual interpretation from aerial imagery supported by field assessment and information from previous inventories (conventional practices). The choice of method had great impact on both the accuracy and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produced estimates. Direct methods using bitemporal ALS and DAP data gave the best accuracy and the smallest total cost. DAP was a suitable and low-cost data source for SI estimation. Estimation from single-date ALS and DAP data and age obtained from the stand register provided practical alternatives when applied to even-aged stands.  相似文献   
86.
数字林业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及涵义,指出其最初的切入点是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六大林业生态工程。针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现状,提出用数字林业技术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3S技术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87.
对TM卫星影像做综合大气校正,可获得地物反射率影像。大气参数是由当地气象记录的内插值导出,再以像幅内黑暗地物做调整。地形模型既可用来调整各参量随高程的变化,又用以校正辐射的地形效应。当无地形模型时,可由卫星影像本身提取入射角。校正后影像便于做资源信息的多时相比较,即动态监测。还可应用校正过程中生成的参数,做林地及其它再生资源的各生物指标的计算。  相似文献   
88.
对数字化林业工程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各种林业数据的数字化方法:数字化仪输入;扫描仪扫描并矢量化;测量仪器直接获取。着重对数字化林业工程作了几点思考:要有统一的系统平台和全局观念;要遵循的5个原则;逐步实施及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9.
洪端芳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55-157,169
以福建省数字林业网络构架与延伸技术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实现国家、省、设区市、县、乡级林业管理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网络构建与延伸技术方法和实现过程。通过网络构建与延伸可以实现纵向与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横向可以与福建省其他相关行业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从而加快林业信息化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林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满足建设生态省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动福建省林业现代化和数字林业进程,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0.
林火行为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征,利用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对林火行为进行3维模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利用ArcView实现DEM数据源的提取、模型转换,通过林相图和地形图的配准,将影响林火蔓延的可燃物因子与DEM结合,进行效果图显示,为林火行为的3维模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