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2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林业   1652篇
农学   302篇
基础科学   407篇
  328篇
综合类   2005篇
农作物   278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对初植密度为2 m×2m的银中杨人工林的抚育采伐开始期和采伐强度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抚育采伐开始期为8年生时,采伐强度为50%。研究确定了银中杨人工林的经营密度表,以期为生产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的种植效益,以‘泸糯12号’为研究材料,通过优化播期、促芽肥等关键技术研制"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再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是2月底至3月5日前播种,种植密度101055株/hm~2,头季高粱收获前10天及时施纯氮150 kg/hm~2,留桩高度控制在近地面第1节位,每窝保留再生苗2~3苗。应用"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后两季高粱产量和效益,较传统高粱种植技术分别增长120.3%、84.3%,增产增效效果显著。因此,"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适宜区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3.
密度与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育苗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育苗时密度与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生长特征影响,本试验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测定蒙古黄芪株高、茎粗、根粗和根长4个指标。结果表明,密度对蒙古黄芪影响最大,其次是湿度,最后是光照和电导率。密度与蒙古黄芪株高、茎粗、根粗呈现负相关性,与根长呈正相关性(P<0.05),密度为400株/m 2时,株高、茎粗及根粗最大,密度为1000株/m 2时根长最大。  相似文献   
34.
为揭示不同种接骨木无性系的抗旱性,探讨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提供材料。采用盆栽法进行自然干旱胁迫试验,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下各无性系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无性系PT-1的生物量增量最大,PT-2的根冠比最大。在干旱胁迫逐增情况下,细胞膜透性逐增,当干旱达到中、重度时,无性系PT-1和PT-2的细胞膜透性最小。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均随干旱程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随干旱胁迫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随之增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无性系PT-1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大。主成分分析得出,各无性系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为:XY-2、JY-1、XY-1、XY-3、PT-1、PT-3、PT-2。其中,XY-2、JY-1具有较强抗旱性,可初步作为抗旱材料进行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35.
骆漫  杨康  韦小丽 《经济林研究》2020,38(1):231-236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于榉树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以提高榉树容器苗的培育质量。【方法】以泥炭土、珍珠岩、蛭石、锯木屑和腐殖土5种材料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6种基质,以此6种配方基质为供试的育苗基质(其处理编号分别为T1、T2、T3、T4、T5、T6),选择10 cm×5 cm×5 cm的无纺布袋作为育苗容器,进行了榉树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了榉树容器苗的出苗率、形态指标、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等19个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以不同配方基质培育的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6种基质处理的出苗率从大到小依次为T3>T5>T1>T2>T6>T4,其中T3基质处理的出苗率最高,T4基质处理的出苗率最低,T3基质处理的出苗率是T4基质处理的出苗率的3.47倍;T1基质处理的苗高、地径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的,T2基质处理的叶片数显著高于除T1和T5外的其他基质处理的。T2基质处理的侧枝数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的,不同基质处理间容器苗的高径比、侧根数、主根长均无显著差异;T1基质处理的茎干质量、根干质量、苗木干质量及其质量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的,不同基质处理间容器苗的茎根比无显著差异;T1基质处理的根系活力强度和叶绿素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除T2外的其他基质处理的,T2基质处理的叶绿素总量极显著高于除T1外的其他基质处理的,不同基质处理间容器苗的叶绿素b、叶绿素a/b之值均无显著差异,T4基质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基质处理的。【结论】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以T1基质(其配比为:腐殖土∶泥炭土∶珍珠岩=2∶1∶1)培育的榉树容器苗其质量最好,这种配方基质是榉树容器苗的最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36.
根际氧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设施园艺作物栽培时适宜的水气环境,采用水培试验,以河南四号和粉珍珠2个栽培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氧水平:低氧(0.5~2.0 mg/L)、正常氧(7.0~8.0 mg/L)和饱和氧(14.0~17.0 mg/L)处理,以不通气作为空白对照CK,研究根际不同氧浓度对番茄幼苗植株的形态生长、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根际氧浓度的增加,番茄幼苗的长势越好,根系活力增加,但叶绿素含量降低。在处理末期,正常氧处理与饱和氧处理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最长根长并增加番茄幼苗的干、鲜质量。其中,在18 d河南四号正常氧和饱和氧处理下总干质量比CK分别增加24.00%和74.86%,而低氧处理比CK降低3.43%;最长根长分别增加67.23%和230.55%,而低氧处理比CK降低1.63%。饱和氧处理下根系更发达健壮,地上部分长势更好,生物量积累最多。因此,在设施园艺栽培管理中,增加营养液中根际氧浓度有利于番茄生物量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7.
防护条件下梭梭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管件防护与传统移栽2种方式移栽的梭梭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探讨了管件防护条件下梭梭幼苗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管件防护梭梭幼苗的各生长指标与传统移栽苗相比,增幅最大的为茎粗,其次为株高。年周期内管件防护梭梭幼苗的生物量呈递增趋势,单株生物量累积可达45.25 g·株~(-1);净增加27.10 g·株~(-1),是传统移栽苗的1.38倍(P0.05)。管件防护梭梭幼苗体内的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同化枝生长期达到峰值,分别为11.376 g·kg~(-1)、1.066 g·kg~(-1)和23.340 g·kg~(-1),较传统移栽苗高24%、15%和8%,差异显著;而其梭梭幼苗氮素、磷素、钾素的总积累量却呈递增趋势,年净增积累量分别为0.297 g·株~(-1)、0.027 g·株~(-1)和0.560 g·株~(-1),是传统移栽苗的2.23倍、1.72倍和1.65倍;各时期梭梭幼苗体内的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及总积累量均高于传统移栽苗。  相似文献   
38.
为适应我国山坡、丘陵地带苜蓿收获特殊需求,提高苜蓿收获机械作业操作灵活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款山地手扶式苜蓿刈割压扁机。该机采用全液压驱动,整机液压系统由行走驱动回路、工作装置升降控制回路及工作装置驱动回路3部分组成,可实现自走、工作装置升降和刈割压扁作业;工作装置升降机构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以保证工作装置升降过程中割刀刀盘倾角不变。同时,进行了样机试制与田间性能试验,试验表明:整机能够有效地实现苜蓿的刈割、压扁作业,爬坡度可达30%,行驶速度可达5km/h,能够实现单边制动转向及原地转向等功能,满足山坡、丘陵地带苜蓿收获的需求。  相似文献   
39.
黄栌大棚轻基质育苗及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栌是我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也是优良的造林树种。黄栌大棚轻基质育苗,可节约时间、空间,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管理。嫩枝扦插育苗繁殖速度快,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大面积推广。本研究用不同激素浓度处理黄栌插穗,结果表明,用400 mg/L IBA溶液处理黄栌插穗,插穗的生根率最高(81.96%),生根效果最好。该文详细介绍了黄栌大棚轻基质育苗及嫩枝扦插育苗技术,以利于提高黄栌大棚轻基质育苗及嫩枝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为培育优质黄栌苗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忍冬科植物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忍冬科(Lonicera)植物在兰州地区的扦插成活率,缩短其生根时间和育苗周期.【方法】以3种忍冬科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0、100 mg/L)下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在不同处理时间(30、60min)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IAA和IBA对天目琼花生根率的影响最大,对金叶接骨木生根数量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天目琼花和蓝叶忍冬根的伸长具有抑制作用.NAA对金叶接骨木、天目琼花、蓝叶忍冬的生根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P0.05),对金叶接骨木和蓝叶忍冬根伸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P0.05),但对天目琼花根的伸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在进行苗木扦插繁殖时,为获得较理想的扦插效果,要根据所采集母条的生长特性在特定的时间采集半木质化的嫩枝,同时选用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质量浓度,以提高扦插的成活率.【结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3种忍冬科植物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及根长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