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1.
采用“屠宰性状测定方法”对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手段所获得的西丰梅花鹿(♀)与天山马鹿(♂)杂交F1的头2、锯公鹿与母本西丰梅花鹿做了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肉用性状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为61.94%、59.05%、60.17%和62.34%;46.93 kg、48.16 kg、25.01 kg和35.45 kg;47.89%、45.86%、42.38%和46.04%。并确定此种杂交组合方式为适宜的肉用鹿杂交组合之一,为我国长白山鹿业的肉用鹿生产和市场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杏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以及其在正、反交后代中的遗传差异,为杏育种过程中的父母本选配以及后代性状表现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对‘串枝红’与‘赛买提’正、反交组合的单果质量、果面盖色、果实形状、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进行了调查,每株杂交后代调查10个果实。【结果】正、反交后代果实大小(单果质量与果实纵、横、侧径)均有偏小的遗传倾向;果面盖色属于质量性状,有彩色相对于无色为显性;果实形状(果实外观形状、纵径/横径、侧径/横径)果实形状表现为趋圆的遗传倾向;正、反交后代果肉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偏低遗传的倾向;果实风味表现为偏酸的遗传倾向。【结论】‘串枝红’与‘赛买提’正、反交后代单果质量、纵、横、侧径多为累加效应形成,且正、反交组合果实累加效应相似,均完全解体;两组合可溶性固形物虽然存在加性效应数量性状的解体,但在子代中由于新的累加效应形成,后代出现超高亲株系。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交错轴摩擦轮机构传动的基本原理,解析了交错轴摩擦轮机构特例——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动力学参数的理论关系和设计计算方法,建立了摩擦轮轴向移动方向的判定方法,并利用ADAMS对不同加载条件下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关系模型进行了仿真;在此基础上,应用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原理分析了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移动小车的运动关系。研究表明,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动力学参数的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准确,传动有效时,摩擦轮与地接触点的静摩擦力与轮轴线的夹角取决于所加载的载荷,接触点静摩擦力与所加载荷能自适应平衡,摩擦轮轮心的移动速度和沿轮轴向移动速度及支撑轴驱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不受外载的影响,摩擦轮轮心速度和其沿支撑轴的移动速度与其支撑轴的移动速度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关系,摩擦轮的两个速度分别是支撑轴移动速度的余弦和正弦; Mecanum轮的腰鼓形辊子与地面形成的传动关系属于交错轴摩擦轮传动,运用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的运动关系理论分析Mecanum轮全方位移动小车的运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红梅’蝴蝶兰是以‘台糖火鸟’为母本,‘新女孩’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为深紫红大花品种。主枝花朵数7 ~ 8 朵,总花朵数7 ~ 10 朵,花朵排列整齐有序;花径10.0 ~ 10.5 cm;自然条件下10 ~ 11 月花芽形成并抽出花梗,1 月始花,2 ~ 3 月为盛花期。  相似文献   
15.
对钢筋混凝土格式梁基础结构的计算和配筋提出了更为通用和精确的计算方法,解决了非正交格式梁基础的计算,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荷载修正方法,直接从微分方程出发,推导了计算任一截面内力的计算公式,并完成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经实例计算并与文献计算结果比较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采用本文方法和相应程序可显著提高计算精度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杜泊羊×湖羊(杜湖)杂交F1代母羔羊在4~6月龄生长阶段的蛋白质代谢规律的同时确定其净蛋白质需要量。选取4月龄左右湖羊杂交F1代母羔[(35.68±1.68)kg]42只,结合比较屠宰试验(30只)和消化代谢试验(12只),利用析因法探讨预测维持和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的方法。比较屠宰试验:正试期第1天随机挑选6只母羔进行屠宰(A屠宰批次,n=6),其余24只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AL)组(n=12)、低限饲(LR)组(n=6)和高限饲(HR)组(n=6)3组,当AL组羊均重达42 kg时,选取6只进行屠宰(B屠宰批次,n=6),待其余自由采食组羊均重达50 kg时,将AL组、LR组和HR组羊屠宰,分别作为C、D和E屠宰批次(n=6)。消化代谢试验:将12只羊按照比较屠宰试验的设计,分3组(n=4)进行饲喂。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4~6月龄杜湖杂交F1代母羔的内源性氮损失量为261 mg/kg SBW0.75(SBW为宰前活重),换算为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63 g/kg SBW0.75。该品种肉羊在35~50 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100~300 g/d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9.83~25.08 g/d。本试验建立了利用氮沉积量与氮摄入量估测4~6月龄杜湖杂交F1代母羔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的模型以及体蛋白质含量与排空体重估测生长蛋白质需要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quine prealbumin (Pr) proteins by antigen-antibody crossed electrophoresis. Acta vet. scand. 1979, 20, 180–190. — Selected equine Pr phenotypes from a total of 55 horses of mixed bree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horse sera were subjected to acid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at pH 4.8, followed by right angle electrophoresis in agarose gels containing rabbit-produced anti-Pr protein. This technique gives peaks in the agarose g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Pr zones in acid gels.The investigation revealed patterns of the Pr protein which were more complex than those seen when using ordinary acid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phenotypes FF, II and LL showed a total of eight peaks, each with three main peaks in the front. Ahead of these, the Pr II and Pr LL phenotypes each had a fourth small peak. The basic fast pattern for these two phenotypes therefore consisted of four bands. The Pr WW and Pr SS showed a similar picture as regards the fast moving peaks. The Pr NN type appeared with two peaks in the front, one small and one large and with two slow moving ones. The Pr UU type had four peaks, but only in the area of the main Pr U band in acid gels.Four heterozygous Pr phenotypes appeared as a combin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homozygous phenotypes, the number and height of the peaks depending on positions and overlappings of these in the respective homozygotes. Thus the Pr FW phenotype showed a total of 10 peaks.The effect of variations in pH of the starch gel buffer was studied. The Pr NN and Pr FF phenotypes were run at pH 4.8, 5.0, 5.2 and 5.4. With increasing pH, the slow moving peaks weakened and moved closer to the fast ones. At pH 5.4 only one large fast moving peak remained.  相似文献   
18.
葡萄杂交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0个杂交组合与5个自交后代801个株系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果粒重量、含糖量和含酸量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子代果粒重量小于亲本值,并趋向小粒亲本,出现超高亲个体的比例较低,平均遗传传递力为70.34%。欧美杂交种品种间杂交和欧亚种与欧美杂交种间杂交传递力高于欧亚种品种间杂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值接近亲本值,超高亲比例大,表明含糖量遗传中加性效应较大,在后代中选择高含糖量单株的潜力大,组合传递力为101.7%,欧美杂交种品种问杂交传递能力较弱,而欧亚种与欧美杂交种杂交,性状传递能力较强;含酸量的遗传中含有较大比例的负向非加性效应,子代含酸量大大高于亲本值,后代含酸量普遍升高,超低亲单株比例低,选择难度较大。平均组合传递力为134%,欧亚种品种问杂交遗传传递力高于欧美杂交种品种间和欧亚种与欧美杂交种种间杂交。  相似文献   
19.
交叉喙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目前已在全球至少12个鸡种中报道,包括商业品种和地方品种。交叉喙鸡刚出壳时喙形正常,但在随后1~2个月内逐渐呈现上下喙交错、咬合不全的交叉状态。交叉喙严重影响个体采食和饮水、降低生产性能、损害动物福利。交叉喙以下喙偏离中线为主,原因是单侧下颌骨支发育缓慢,LOC426217BMP4FIGNL1基因和脂蛋白脂肪酶、清蛋白等与该性状的发生相关。综述了鸡交叉喙表型特征、遗传方式和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解析该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降低发病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高效、快速地去除轴类中空零件圆周阵列小孔毛刺,采用固定阴极式方法,设计了阵列电极的自动定位装置并搭建起了电化学去毛刺实验装置,以螺杆轴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出加工时间随电压变化的近似计算公式,分析了电解电流对毛刺去除的影响;对单小孔与多小孔去毛刺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到了电解电流、加工时间随小孔数变化的规律;加工时通过适当增大电压可快速去除阵列小孔毛刺,说明电化学方法去除螺杆轴毛刺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