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8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林业   675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199篇
  649篇
综合类   1932篇
农作物   113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391篇
园艺   267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思懿  汤辉 《广东园林》2021,43(5):46-51
空间防御性是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作为家族聚居生活空间的显著特征之一,反映了地域时代意蕴与社会生活状态,研究防御需求与庄园空间营造的耦合关联,对理解近代岭南乡村庄园的内在生成机制、丰富岭南园林历史理论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情境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梳理近代岭南乡村庄园建筑空间防御性的形成背景,从环境的利用与适应、庄园边界、单体建筑及内部空间 4 个方面揭示防御功能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进一步分析比较近代岭南乡村庄园与粤中城市宅园防御需求在空间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探索近代岭南私家宅园“功能 - 空间”融合手法的城乡之异,深化对岭南私家宅园空间生成逻辑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2.
南京科巷片区曾经是一种合理、宜居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然而随着外部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尤其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科巷产生许多问题与矛盾,并在特殊时期产生了健康管理风险。选取南京科巷片区6条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街巷空间体系、文化体系以及使用人群3个角度进行调研分析,梳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从健康生活的视角提出科巷改造的城市微更新设计策略:1)街巷空间的集约化利用;2)街道家具延续街巷文化;3)构建智慧生态化健康生活体系。  相似文献   
153.
以盘龙江滨水植物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的研究方法,对48个样方及74个典型群落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总结了盘龙江滨水植物群落的特征,提出了滨水绿地植物发展的建议以供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与营造参考。  相似文献   
154.
规划布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本研究简称“示范区”)创建的核心内容。为了增强规划布局的科学性,从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展背景出发,通过梳理示范区规划布局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采用问题目标导向、机制传导和产业功能布局等方法,提出了示范区规划布局的对策措施和技术要点,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践验证,以期为示范区创建提供借鉴参考。研究表明,科学布局农业示范区有利于促进空间格局更加优化、使得农业资源在空间上实现最佳配置,对于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5.
总结城市绿地内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影响OC和EC质量浓度变化的因素,为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依据。选取4种绿地(居住绿地、商业绿地、广场绿地和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智能中流量TSP采样器采集绿地空气中的PM2.5,通过热光反射法(TOR)检测样品上OC和EC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4种绿地内OC和EC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一致,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春、夏、秋3个季节OC和EC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一日双峰”型,8:00-12:00和16:00-20:00为早、晚高峰,12:00-16:00和20:00-次日8:00出现低谷值。二次有机碳(SOC)质量浓度为春季(2.84±0.27 μg·m-3)、夏季(2.82±0.32 μg·m-3)、秋季(2.99±0.34 μg·m-3)和冬季(3.15±0.25 μg·m-3),分别占OC质量浓度的29.50%、11.96%、25.47%和32.12%,表明二次污染在各季节均存在。冬季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是PM2.5中OC和EC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6.
基于Lab颜色空间的非监督GMM水稻无人机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水稻冠层图像分割算法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训练数据集的质量,且分割效果易受田间多变光照强度影响,导致水稻生产参数估计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b颜色空间的非监督贝叶斯方法,用于田间水稻无人机图像分割。模型参数从每个独立、未标记的无人机图像直接学习获得,无需训练。不同图像会有不同的模型参数,该算法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环境拍摄的图像。将提出的算法应用于分蘖后期田间水稻的无人机图像分割,并与RGB-GMM、HSV-GMM和All-GMM算法进行对比,在高度10 m图像中平均查全率、平均查准率和平均F1值分别为0.8427、0.7570和0.7948,在高度15 m图像中分别为0.8756、0.7133和0.7788,优于RGB-GMM、HSV-GMM和All-GMM算法。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从复杂大田环境拍摄的无人机影像中准确提取水稻像素。  相似文献   
157.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山东省国土空间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国土空间转型研究对综合评估国土空间变化、探求人类活动与国土空间变化系统的耦合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基于多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对该省国土三生空间进行分类评价,运用地学信息图谱论并结合转型理念,分析并揭示了1980—2018年国土空间时空转型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国土以农业生产空间为主,城镇生活空间扩张幅度显著高于农村生活空间,水域生态空间和工矿生产空间面积波动变化,其他生态空间面积持续性下降;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国土空间转型特点,2000—2018年比1980—2000年转型更为强烈。1980—2000年以农业生产空间转型至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转型至生产空间为主,2000—2018年则主要为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交互转型;1980—2000年涨势图谱主要为工矿生产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2000—2018年新增国土总面积为1980—2000年的3.42倍,其中农村和城镇生活空间分别增长至4.29倍和2.65倍;城镇生活空间落势图谱面积均偏低,而农村生活空间萎缩面积持续增长、生态空间迅速萎缩。  相似文献   
158.
探索安徽省霍山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安徽省霍山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方案的科学编制,探索现状评估概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遵循评估要求,得出霍山县现状评估基本概要,并结合霍山县地方特色,构建“控制—效率—体征—特色”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评估概要为安徽省霍山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但现状评估方案的具体实现规程还有待学界继续探讨论证,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三区三线划定等重要战略部署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9.
为确定肉食综合体项目现实意义,分析了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楼房式肉食综合体工艺设计及其生产流程,结果表明内乡县畜牧经济已实现由要素驱动型增长向经济创新型发展。内乡县肉食综合体的建设加强了内乡县经济发展要素保障,初步解决了内乡县区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确定了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60.
Fetal bovine serum (FBS)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supplement in the maturation medium of bovine oocytes in vitro. However, serum contains many undefined factors and is potentially infectious to humans and animals. As a serum replacement, we evaluat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silk protein, sericin, derived from the cocoons of silkworm. To examine the rates of oocyte maturation and fertilization, cumulus-oocyte complexes were cultured in TCM-199 supplemented with 0.01%, 0.05%, 0.1% or 0.15% sericin or 5% FBS. The sizes of the perivitelline space that might relate to polyspermy, the expressions of Has2 and CD44 mRNA, the amount of hyaluronan (hyaluronic acid: HA) contained in the oocytes and the rates of blastocyst formation following insemination were then compared between the oocytes cultured with 0.05% sericin and 5% FBS, because the polyspermy rates in oocytes cultured with 0.05% seric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ose cultured with 5% FBS. After in vitro maturation (IVM), the mean size of the perivitelline spac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oocytes cultured with sericin than in those cultured with FBS, although the rates of nuclear maturation, fertilization and blastocyst formation of oocytes under both IVM condi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expression of HAS2 and CD44 mRNA and the amount of HA in the denuded oocytes cultured with 0.05% sericin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those cultured with FB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feasibility of sericin as an alternative protein supplement for IVM in bovine oocy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