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9篇
  81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菲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环境中去除的主要途径,而获得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优势微生物是当前进行多环芳烃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富集到3个以菲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混合菌系GY2、GS3和GM2,这3种混合菌在72h内对初始浓度为100mg·L-1菲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9%、99.9%和91.9%。从GY2中分离得到高效降解菲的菌株GY2B,48h对菲的降解率达到99.1%。经UV-Vis和GC-MS分析发现,混合菌GY2降解菲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1-羟基-2-萘酸和1-萘酚,纯菌GY2B降解菲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水杨酸、1-萘酚和1-羟基-2-萘酸。  相似文献   
92.
土壤-作物系统中农药残留生物降解去除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水稻小区及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将人工分离筛选培养的农药降解菌(DLL—1)应用于水稻作物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降解菌喷施应用于土壤和作物系统,能加速和强化作物表面残留农药的降解作用,最终能减少土壤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93.
假单胞菌DS-Ⅲ的脱氢酶活性与石油烃降解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从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石油烃降解菌假单胞菌DS-Ⅲ,研究了在以烃为惟一碳源条件下该菌的生长特征、降解性与脱氢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S-Ⅲ的脱氢酶活性滞后于其细胞生物量增长,适应后DS-Ⅲ的脱氢酶活性变化与柴油的降解趋势基本一致,DS-Ⅲ菌的对数生长期代时为4.05d,生长速率为0.25d^-1。在培养温度32℃、pH6.5时,DS-Ⅲ的脱氢酶活性达到最高,在该条件下获得的米氏方程中,Km为159.16μ·L^-1,Vmax为11.06μg·L^-1·d^-1。  相似文献   
94.
白腐真菌生物降解五氯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白腐真菌的典型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典型浓度的五氯苯酚(PCP)溶液的好氧生物降解。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经过6d时间,初始浓度为20mg·L-1的PCP接近完全降解,效果非常显著。对实验所获得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黄孢原毛平革菌对PCP的生物降解反应遵循准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95.
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为工业化生物处理受苯酚类污染的工业废水及污染物提供理论指导,采集长期受苯酚污染的污泥,通过选择性增菌、驯化、平板分离、摇瓶复筛等方法从中分离高效降解苯酚菌株。获得一株可耐受高浓度苯酚(2.0g/L)且具有高效降解苯酚能力的假单胞菌(PD3),该菌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H值7.0、温度30℃、苯酚浓度小于0.5g/L。通过调节工业废水及污物中苯酚浓度(小于0.5g/L),可利用分离的假单胞菌(PD3)在上述最适条件下对苯酚进行降解处理。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制备拟除虫菊酯农药高效复合降解菌株,为菊酯农药残留危害处理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将菊酯农药降解菌株HU和ZH,按一定比例富集培养制成复合菌株,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其降解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降解能力,并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分析其降解过程。【结果】复合菌株降解拟除虫菌酯农药的最优条件为28.5℃,pH 7.7,接种量为0.4 g/L,最佳接种比例为1∶1。在此条件下培养3 d,复合菌株对50 mg/L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7.5%,94.3%,96.6%,较单一菌株HU(73.9%,82.3%,78.7%)和ZH的降解率(40.6%,78.4%,82.5%)分别增加了23.6%,12.0%,17.9%和56.9%,15.9%,14.1%,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半衰期(T1/2)分别为20.7,22.2和21.6 h,较单一菌株HU(34.8,29.4,32.2 h)和ZH的降解半衰期(93.6,34.3,37.1 h)分别缩短了14.1,7.2,10.6和72.9,12.1,15.5 h,复合菌株对3种菊酯农药的降解存在协同增效作用。【结论】复合菌株能有效提高3种菊酯农药残留的去除率,且HU与ZH的接种比例为1∶1时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7.
白腐菌漆酶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木质素是第二天然聚合物,木质素的降解是碳素循环中的关键一步。自然界中木质素的降解主要是通过丝状真菌,尤其是白腐菌的分解作用来完成的。漆酶是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按其主要来源分为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两大类,研究表明,漆酶可作用的底物范围广泛。本文综述了白腐菌漆酶的结构特性、催化氧化性质,以及漆酶在环境保护、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生物检测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microbial strains that have a strong ability to biodegrade lubricating oil. No. 20 lubricating oil was used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in an isolation medium to screen bacteria from sludge that had been contaminated with crude oil. Through both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thods, the bacterial strain that had the highest biodegrading capacity was identified as Zoogloea sp. On the basis of these preliminary results, a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further assess the ability of the Zoogloea sp. strain to treat wastewater contaminated by No. 20 lubricating oil using three oxidation cabins and two hydraulic retaining times (HR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No. 20 lubricating oil with a 12 h hydraulic retaining time and 16.5 L h^-1 inflow rate was reduced by 99.3% in 15 d, and with a 6 h hydraulic retaining time and 33 L h%^-1 inflow rate it decreased by 98.6070 in 12 d.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Zoogloea sp. had a strong potential to be utilized in biodegradation of lubricating oil.  相似文献   
99.
尼古丁降解菌L1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离于烟草叶片的154株具有降解尼古丁细菌菌株筛选,获得能高效降解尼古丁的L1菌株。通过形态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测定将其鉴定为Bacillus simplex。菌落生长密度测定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表明, L1菌株最适生长尼古丁浓度为1g/L,随着菌落密度增加,尼古丁降解效率逐渐升高,36 h最高降解率达到75.0%。而低尼古丁含量不利于L1菌株的生长,过高尼古丁含量对L1菌株的生长和降解效率具有反馈抑制作用。菌株L1降解尼古丁过程中无色素产生,说明其尼古丁代谢途径有别于节杆菌。  相似文献   
100.
木质纤维素原料厌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生物降解特性的分析,重点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利用这种原料进行厌氧生物降解产沼气的研究进展:原料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以及热处理技术;厌氧发酵工艺,包括单相发酵和两相发酵工艺,以及混合原料发酵工艺,并简要探讨了木质纤维素原料厌氧生物降解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